人体位季节改变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索人不同体位、季节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为循证医学提供实验证据。方法:200名志愿者经自身配对设计,在冬、春、夏3季,抽取坐、卧姿两种体位血液,检测血液流变学14项指标。结果:体位改变对血液流变学14项检测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 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10项指标,从坐姿到卧姿,平均降低9.36%,而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等4项则成负相关,平均升高10.19%。结论:地心引力、季节导致不同体位血液流变学的显著生理变异,临床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应考虑体位因素。
【关键词】体位;血液流变;偏差;循证医学
Person body posture season change to blood rheology parameter influence
Bu Jinxian Wang Jingxian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s the person different body posture, the season to the blood rheology parameter influence, to follow the card medicine to provide the experiment evidence. Methods: 200 volunteers after own pair design, in the winter, the spring, the summer 3 seasons, the extraction sit, the prone position two kind of body posture blood, the examination blood rheology 14 targets. Results: The body posture change h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to the blood rheology 14 examination parameter difference (p<0.01), 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 the whole blood return to original state viscosity, the blood plasma viscosity, the red blood cell press the product, the red blood cell accumulation index, the red blood cell rigidity index and so on 10 targets, from the sitting posture to the prone position, reduces 9.36% equally, but the red blood cell distortion index, the red blood cell electrophoresis index, th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quation K and so on 4 items become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elevates 10.19% equally. Conclusion: The earth’s attraction, the season cause the different body posture blood rheology the remarkable physiological variation, clinical when analysis experimental result, should consider the body posture factor.
【Key words】Body posture; Blood changing; Deviation; Follows the card medicine
【中图分类号】R71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574X(2010)09-0013-02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70年代后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国内外研究表明,造成人们死亡和致残率最多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血液流变有关。
循证医学(EBM)是系统搜寻、评价和应用最新研究成果的医学科学,并谨慎、准确地对每个患者作出临床决策。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用当前最好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实验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评价,才能为临床提供患者真实情况的最有价值的实验检测证据,这就是循证检验医学(EBLM)。
在生命、信息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科学背景下,医学科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模式向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转变时,其证据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组织了200位志愿者,在不同季节、不同体位的情况下对血液流变学14项指标影响的自身配对实验研究,采用高通量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了7452例门诊以及病房的数据库资料,为循证医学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仪器:(1)重大维多FASCO系列全自动血液流变仪;(2)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FASCO-EHK全自动血沉/压积测试仪。
1.1.2标本来源:组织医务人员、健康体检等志愿者200名,男109人,女91人,最大73岁,最小22岁,分夏季(62例)、冬季(64例)、春季(74例)3批抽血。
1.1.3统计2005.7年至2010.7年金乡县人民医院数据库门诊(坐姿抽血)和病房(卧姿抽血)血流变检测资料7452例。
1.2方法
1.2.1志愿受试者空腹静坐15min,坐姿从肘静脉抽取血液8.6ml,分别注入肝素(30U/ml)抗凝管中5ml(测血粘度)、EDTA.K2抗凝管2ml(测红细胞压积)、3.8%枸椽酸钠抗凝管1.6ml(测血沉)混匀,避免凝固及溶血;静卧30 min后卧姿再抽血一次。
1.2.2血液流变仪准备:按质量控制要求清洗,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1.2.3配对检测与血流变相关的14项指标:包括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
1.2.4数据统计处理:采取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项目有无统计学意义,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以坐姿为基线和卧姿30分钟抽取的标本比较,血流变1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10项指标,从坐姿到卧姿,平均降低9.36%,而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等4项则成负相关,平均升高 10.19%,最高项目升18.25%,见表1。
2.2夏、冬、春3季分别统计显示:全血粘度等主要指标明显冬季>春季>夏季,配对资料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偏差百分数十分接近。平均r=0.79,最高项目达r=0.99,见表2。
2.3统计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医院数据库门诊和病房血液流变学检测资料7452例,以年龄组分别统计,血粘度指标显示出很好的正态分布状态,随着年龄增加慢慢上升,45-55岁为峰值,且较平坦,后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70岁又降至15岁时水平,大样本资料显示与同体配对资料的偏差百分数十分接近,验证了实验研究数据可靠,见表3。
3讨论
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难易程度的指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管轴心流速最快,越靠近血管壁流速越慢,呈套管式流动,此现象称为层流。此时血液内部层与层之间流速不一致,相互移动产生内摩擦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内摩擦里力称为切应力。单位之间的切应力叫切变率。血液粘度愈高,血液流动性愈小,反之愈大。血粘度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灌血不足、缺血、缺氧、代谢功能失调等一系列后果。事实上,很多疾病的血液粘度改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性升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心肌梗塞后,红细胞、血小板聚集物明显增多。
血液流变与造成人们死亡和致残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多种疾病在其症状出现前,往往一种或数种血液粘滞因素已有改变,因此是临床常做项目;研究其生理规律,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范围和准确的实验结果是临床所期望的。近代科学“系统论”认为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系统生物学已“成为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1],取代了传统医学模式。本研究通过以体位为核心对血液流变学的14个项目在不同季节影响因素下作系统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着我们对门诊与病房血流变结果不一致而难以解释的问题,
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改变体位后H2O分子调节了血液浓度 。几乎所有医院的门诊和体检都是以坐姿抽血的,而病房则在清晨以卧姿采血;因此常碰到病人拿着2张结果不一的化验结果而引发医疗纠纷,由于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最后均以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差等各种原因败诉告终。本研究采取最有说服力的同体对照实验,表1结果显示:体位改变能引起血液流变学14项指标的显著生理变异,坐、卧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10项主要指标,从坐姿到卧姿平均降低9.36%,即平均偏差9.66%,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中发现不同体位能影响生化、凝血等诸多血液指标[2]结果是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地心引力”所导致的生理变化:“地心引力”使地球上的一切物质产生重量,改变体位所导致的引力作用,可使血液出现重新分布[3]。当人体从坐姿到卧姿,各组织器官所受的重力作用少于血管内渗透压,需通过血流调节,由于细胞半透膜的作用,大分子物质不易或者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血液中的H2O分子首当其冲,在组织间隙与血管之间来回奔跑以达到各组织器官所受的重力作用与血管内渗透压平衡。
改变体位所致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是迅速的,相对的表2再次证明:在不同季节条件下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冬季>春季>夏季,这种现象主要与血粘度受温度影响有关,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液浓度相对的升高,夏天则反之,上述现象与以往报道相一致,并已被大家所接受。尽管每批人群不同,仪器不同,所得均数不同,但是均显示坐、卧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差百分数十分接近,说明无论是什么季节和群体,不管用什么型号仪器,系统误差是可以抵消的。坐、卧姿所引起的偏差,始终存在着一定的数学相关性,其平均r=0.79,最高项目r=0.99。
在我们的观察资料中发现,许多血流变的改变并非单纯指标发生变化,伴随某项指标的改变使血流变多项指标发生改变。由于血流变某项指标发生改变,没有早发现、早治疗,造成血流变各项指标间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糖尿病病人心脑肾血管并发症发生。体位改变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属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作用,如将其作用机制引入到对各种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可能有利于开辟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并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新方向、新起点。
参考文献
[1]Hood L. A personal view of molecular technology and how it has changed biology. J Proteome Res, 2002, 1(5):399-409
[2]李素珍,林福禧,沈波,等.人体位改变对32项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07-109
[3]李素珍,罗凌飞,张黎明,等.人体位改变对凝血因素水平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82-2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12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