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艾滋病毒感染孕妇剖宫产术后观察与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剖宫产分娩的2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毒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 结果:22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母婴安全, 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护理的关健在于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关键词】艾滋病毒;孕妇;剖宫产;护理
  After HIV infects the pregnant woman c-section techniqu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hen Guixian
  【Abstract】Objective: After summary HIV infects the pregnant woman c-section technique, nurses the main point. Methods: in January, 2006 ~2009 year in December infects the pregnant woman in my branch c-section childbirth’s 22 example pregnancy merge HIV, takes th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 and carries 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faculty nurses. Results: after 22 example HIV infect the pregnant woman to undergo careful nursing and the reasonable treatment, restores good, leaves the hospital as scheduled. The conclusion infects to HIV the pregnant woman is hospitalized when the childbirth, both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gnant woman childbirth time physiology,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 and the maternal infant safety, and must complete to the HIV protection work, the nursing pass is in good health in taking the strict preventive measure, prevents AIDS’s dissemination, implements target-orien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faculty nurses, reduces the complication, cuts pregnant woman’s mortality rate, the enhancement to encircle the product survival percentage.
  【Key words】HIV; Pregnant woman; C-sec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574X(2010)09-0077-02
  艾滋病是一种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的一系列相应症状、体征的传染病,是一种经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疾病[1],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随着妊娠合并艾滋病孕妇逐年增多,爱滋病毒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孕产妇和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科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很多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较多接触到患者体液,若工作不慎医护人员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做好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的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2006~2009年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22例艾滋病毒感染产妇的防护和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硬膜外麻醉性剖宫产HIV产妇22例,年龄21岁-36岁,孕37-42周,经我科医务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HIV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表现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表现出警惕、忧郁、孤独、焦虑和恐惧[2],孕妇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疾病及消毒隔离知识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又担心胎儿安危,思想负担沉重,特别是即将为人母亲时更表现得束手无策。此时,医务工作者及家属的言行对孕妇影响很大,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要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向孕妇做好思想工作,热情为她们解决实际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满足孕产妇的心理需要,稳定她们的情绪,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结合病情向其讲解HIV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实施隔离的必要性,减轻其心理压力,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依从性,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使孕产妇在住院期间能得到亲人的照顾。鼓励她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周围的人应以关怀和爱心相待,切不可岐视这些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严密观察病情
  2.2.1了解手术情况:与手术护士及麻醉师认真交接班,详细了解术中情况,以便于严密观察病情。
  2.2.2神志:严密观察神志变化,采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2小时、4小时翻身各1次,6小时后改半坐卧位定期观察并记录
  2.2.3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1次,连续24小时,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
  2.2.4注意观察切口出血情况,每半小时压宫底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质共6次,如产妇出血量多,要及时报告医生,应用子宫收缩剂等。
  2.2.5留置导尿开放24小时,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受压扭曲,注意尿量和颜色的变化,正确记录术后24小时尿量,有妊高症及内科合并症者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2.6观察体温的变化:术后3天内可有手术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体温>38℃、持续时间>2日者,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加强一般护理外,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加强病室的空气净化、定时开放门窗通风换气;加强对产妇的皮肤护理,注意保暖;妥善处理污染物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2 3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据报道,HIV感染可引起食欲下降,在艾滋病患者中,98%存在营养不良[3]。护士应鼓励孕妇少量多次进餐,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维生素丰富、低脂肪饮食,必要时采用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增进食欲。产后每日2次予高效碘消毒液擦洗外阴,保持病房环境消毒,减少患者感染机会,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2.4新生儿护理婴儿出生后在保暖情况下先行淋浴洗去血迹,出生后1小时内予奈韦拉平片2mg/kg,口服,并与母亲隔离,施行人工喂养,并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产后为防止HIV病毒通过母乳传给新生儿,应做好健康指导,指导产妇正确回奶。
  2.5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防护措施: HIV产妇术后,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导致继发感染。患者安排住单人病房,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病人的排泄物及分泌物用5%优氯净液搅匀后放置1~2h;衣服、被褥给予1%优氯净液浸泡1h后再清洗,门窗、桌椅、地面等用0.5%优氯净液擦拭和喷洒。限制探视,呼吸道感染者不能进入。医疗器具、止血带、血压计、听诊器等应专人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产品,用后集中统一由专人负责销毁。HIV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皮肤有破损者避免接触病人,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要戴手套、口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应戴双层手套、口罩、护目镜,要用消毒剂洗手,在手术时要避免被器械划伤和针头刺伤。若发生医务人员暴露,则应积极处理,尽快进行预防性阻断治疗
  2.6预防并发症:HIV患者及携带者术后由于免疫功能缺陷,轻易导致继发感染[4]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6.1预防尿路感染: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6.2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手术2小时后鼓励并协助产妇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有痰者协助产妇及时咳出。
  2.6.3预防褥疮: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及时做好皮肤护理,勤换衣、裤。督促并协助产妇翻身,尤其是水肿病人,皮肤抵抗力低下,肢体受压易发生褥疮,应特别注意。留置导尿期间,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勿使尿袋及引流管高于臀部,以防逆行感染,拔尿管后鼓励产妇多饮水,尽早解小便,一般不要超过4小时。
  2.6.4预防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术后2小时鼓励并协助产妇翻身,拔尿管后督促并协助产妇下床活动。
  3小结
  随着艾滋病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在我国呈快速增长趋势,妊娠合并艾滋病人数也在上升,艾滋病传染性强,,护理的关健在于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加强职业防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为病人提供有效心理支持,科学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身心痛苦,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孔来.艾滋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112
  [2]刘晓东.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7:237
  [3]程晓红,林剑国.艾滋病患者营养不良问题及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56
  [4]白雪帆,张树林.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12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