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总结我院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8例并发症的观察重点和护理体会。
【关键词】 肝癌;射频消融术;并发症;观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原发性肝癌是国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为主。射频消融术(Radiofre quency ablation.RFA)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对绝大部分肝癌病灶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2]。尽管该技术具有安全,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但是仍有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现对我院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8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出现8例并发症,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54±13岁,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及血液指标(甲胎蛋白),CT,MRI等检查确诊为肝癌,肿瘤直径4.3±1.4cm,肝功A级7例,B级1例。出现轻微并发症6例,包括发热3例均为男性,疼痛2例均为女性,无症状表现的胸腔积液1例为男性,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男性,包括因肝功差出血致死1例,胃肠穿孔1例。
2 护理措施
2.1 轻微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2.1.1 发热护理
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热症状,发热时间长或短大部分原因归结于消融术后坏死组织的大小和患者自身机体情况。体温升高可引起患者机体某些生理改变,引起人体代谢率升高,氧耗升高,心肺负荷增加,出现呼吸心率增快。我院3例发热患者均为男性体温分别为37.5℃、38.3℃、39℃,肿瘤直径2.9±1.0cm,均在术后48~72小时内出现发热,对体温37.5℃和38.3℃的2例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后体温在一天内恢复正常。对体温39℃的1例患者,给予使用赖氨匹林再配合物理降温后,发热得到控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3例发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饮用适量温开水,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对1例高热患者,发热出汗较多,给予温水擦拭身体并更换贴身衣物,预防感冒,并做好心理护理及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2.1.2 疼痛护理
疼痛与治疗区域术后因发热膨胀后刺激肝包膜有密切关系。我院2例痛患者均为女性,其中轻微疼痛1例,疼痛部位为右上腹钝痛,无反射痛和肌紧张,生命体征无异常,给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后,患者疼痛持续1小时后自行缓解;重度疼痛1例,疼痛为全腹胀痛,伴轻微肌紧张,给予曲马多注射液肌肉注射再配合口服西乐葆药物止痛,2小时后患者疼痛得到缓解。护理人员对2例疼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改变体位等。对1例疼痛无法忍受的患者除给予心理护理及药物对症处理外,还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防跌倒坠床、防自杀、防伤人等安全注意事项,并做好神志和生命体征的观察。
2.1.3 无症状表现的胸腔积液护理
无症状表现的胸腔积液男性患者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验结果和生命体征无异常。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协助取舒适体位,加强宣教,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慌、气紧、气促等表现,2天后患者积液自行消除。
2.2 严重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2.2.1 横结肠穿孔的护理
我院1例横结肠穿孔男性患者,为邻近脏器的损伤,于术后第5天出现并发症,患者生命体征异常,血压下降至95/60mmHg,呼吸加快至22次/分,心率升高至105次/分,患者全腹剧烈疼痛伴肌紧张,开启绿色通道立即护送患者进行CT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确诊后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安返病房,给予患者常规安置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血压稳定后取半卧位,15min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该患者出现轻微腹痛可忍受,给予心理护理,1天后自行缓解。术后禁食禁饮三天,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保持病房安静,室内温度25℃,湿度45%,光线适宜,每日行2次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完全康复后出院。
2.2.2 腹腔出血护理
射频消融术前的护理重点为术前准备、对患者的常规检查、改善肝功异常情况、改善凝血功能。我院1例腹腔出血男性患者,因为手术过程中止血不成功,手术后常规给予患者安置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护理人员每10min测量一次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一次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做好健康宣教及安全护理,于术后第3天出现并发症,患者生命体征异常,血压下降至80/45mmHg,呼吸加快至25次/分,心率升高至125次/分,10分钟后下降至55次/分,及时建立双通道静脉补充胶体溶液及输血治疗增加血容量,抽取血标本检查,指标异常,肝功出现失代偿、血小板减少,从而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最后做好患者家属安抚工作。
3 体会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护理的模式也不再是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而是逐步转变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从患者确定入院治疗开始,就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进行整体护理,而这些护理应当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直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护理人员通过整体护理,可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因此,并发症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微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消除其恐惧与焦虑的情绪,且如果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过程,就能拟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实施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而对于严重并发症来说术后观察是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关卡,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因具有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合理的預判性,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协助医生做好救治措施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紧密衔接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段然,张蒨.肝癌单点及多点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体会[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6,1:66-68.
陈盈,陈惠敏,蔡汝珠.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4:53-55.
彭晶,董晓静,吴亚楠.泼尼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4:52-53.
张志毅.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6,20:126-127.
邹利乐.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在治疗小肝癌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6,5:84-85.
赵玉英.腹腔镜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的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8:1507-1508.
甄玉英.原发性肝癌精准序贯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刊,2012,4: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