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论断,我们认为树立良好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是一个学生树立学习知识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智力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学习态度与习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新世纪的今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起启蒙示范和引领作用,对每个学生既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教”,而且要“引”,要将所学的数学理论较快地应用于学习过程中。笔者现将进一步探析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传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
  一、 我国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小学生的各方面状况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就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仍有存在不足的现象。比如不少学生写字潦草、字迹不清楚、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不准确、小数点位置随意性等偶有发生;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计算粗心大意、计算后不喜欢验算;部分学生未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善于个人独立思考、喜欢交头接耳,大声讨论,随意抄袭答案等现象。
  二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培育小学生细心审题思维
  经过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工作中,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数学的运算可以说占据了数学学习中的绝对比例,然而数学的运算则取决于运算主体对某一数学运算的科学与准确性。笔者常发现不少学生在写作业与考试中,连一些基础的问题都搞错。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其根源于学生未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未知道题目要求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的表述。故,作为长期从事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对学生审题习惯与能力的培育是教好数学课程的基本要素,就如何去培育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第一是培育良好的审题思维。培育学生仔细阅读题意,认识理解题意的目的与要求是什么。理解题意是认真审题的第一步,也是答对题的基本要求,更是培育审题能力的伊始。第二步是认真推敲题干中的关键词,分析题干的主从属关系,句子的成分,这是提高答案准确的重要环节。第三是根据题意要求,找出解答题目的简易公式,这是解答好问题的主要手段。第四是学会发散思维,应用不同计算方法解答。第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反复检查习惯。以上4方面的习惯培育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措施,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相互相成的,不可缺一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努力培育听课和有序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上的积极主动发言成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发散思维学习的重要成功方面,这是我们所要继续发扬的习惯。但学生在课堂发信的过程中,应用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有序的课程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能遵循这一准则和规范,从而更好地推进课程的教改进程。如果,在进行课堂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发言,而且是大家争先的一起发言,那就不符合教改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活跃发言,还要引导学生培育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的声音,吸纳更多更有利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建立有序的积极发言程序是建立教学互动的重要前提,是取得教学课堂成功的基础。
  (三)大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来,而最能够集中表现出的良好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方面是完成作业过程中认真的态度、及时检验答案与运算过程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是从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审视其书写情况,字迹的完整与清楚。其次是审查学生的完成状况,是否按照要求全面完成,或者是在解答过程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衡量一个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从多角度去审视的,既要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要对学生综合解答题能力的全面透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及其习惯问题。
  总之,当下的重要举措是要全面贯彻和实施我国中小学发展纲要,充分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育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逐渐形成的,是长期观念与思维的结果,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教育者,教育者本身就应用树立起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学习一切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新思维,将小学的教育全面推向更好的发展阶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20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