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变通磁朱汤”治疗失眠证33例的临床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169-02【关键词】变通磁朱汤;失眠;临床体会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等几种情况。失眠,即是一种单独病证,亦可为其他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是临床常见症、多发症,治疗上比较棘手。现代医学的部分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更年期综合症及某些精神性疾患伴有失眠者,可参照本症辩证施治。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性11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73岁;病程最短者18个月,最长者15年。治疗前均服用过不同的中西药物,如谷维素片、地西泮片、梦香片、朱砂安神丸等,疗效欠佳。
  1.2 治疗方法
  服用本方药的同时,初始均服用朱砂1.5g(冲服)或(西药地西泮片5mg),睡眠改善后停止服用。其方剂组成:灵磁石30g(先煎)、 珍珠母30g(先煎)、 酸枣仁(炒)30g、朱茯神20g、龟甲胶20g(烊化)、 神曲20g、远志10g、甘草10g。临证加减,多梦易醒,惊悸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体倦,合归脾汤。彻夜不眠,头晕耳鸣,心烦口干,腰酸梦遗,合黄连阿胶汤。寐多梦扰,遇事惊恐,气短倦怠,心悸胆怯,合酸枣仁汤。寐寤不宁,急躁易怒,目赤口苦,二便不畅,合龙胆泻丸。夜寐不安,胸闷脘胀,嗳气吞腐,腑行不畅,合保和丸。少寐多梦,眩晕且胀,头痛面赤,急躁易怒,合天麻勾藤汤。心烦不寐,眩晕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合左归丸。胸闷不寐,眩晕痰多,口苦纳呆,二便不畅,合黄连温胆汤。上药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兑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3判定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失眠证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睡眠正常,伴随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未愈:睡眠症状无改善。
  1.4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服用本方药一疗程后:治愈2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其中起效时间最短者3天,大多数病人在10天内起效。
  1.5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7岁,以睡眠不佳3年多就诊。3年前因夫妻感情不和,直至离婚而引发失眠,严重时彻夜不眠,头胀痛,心悸,胸闷,心烦神乱,易惊,时有幻视幻听,脾气急躁,情绪有时不能自控,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失眠,中医辩证属痰火扰心,治以镇心安神,清心泻火除痰。药用灵磁石30g(先煎) 、珍珠母30g(先煎)、 酸枣仁(炒)、30g 、朱茯神20g、 神曲20g、 远志10g、甘草10g、黄连10g、枳实15g、竹茹30g、清半夏15g、胆南星10g、柴胡10g、丹皮10g、朱砂1.5g(冲服),地西泮片5mg睡前服。上药水煎2次,兑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用药10天后,睡眠症状改善,伴随症状明显缓解,停止服用朱砂和地西泮片。继续用药20天后,心悸,心烦,易惊,幻视幻听等症状消失,睡眠明显改善,继续用药30天后,睡眠恢复正常,已去外地打工。
   2讨论与体会
  本证的特征为入睡困难、或睡而时醒、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甚者彻夜不睡。《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张氏医通•不得卧》“脉数滑有力,不得眠,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沈氏尊生书•不寐》“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得眠”。《景岳全书•不寐》“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无所主,所以不眠”;“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类证治裁•不寐》“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病在阳不交阴也”。综上所述,失眠之症,其病因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久病体虚,五志过极等引起。其病理为阴盛阳衰,阴阳不交;其病位在心、肝、脾、胃、肾。其病性虚实夹杂,虚证以心、肝、脾、肾阴血不足为主,实证以心、肝、胃等脏腑不和为要。故其治则应以滋阴潜阳,宁心安神为大法,辅以滋补肝肾,调补气血,消导和中,祛痰开窍。本方朱砂、灵磁石、珍珠母,平肝潜阳,镇心安神,平心肝之浮阳。龟甲胶、酸枣仁,滋阴潜阳,养心安神,滋补心、肝、肾之阴血不足。朱茯神、甘草、神曲、远志,益心气,健脾胃,祛痰开窍,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宁心安神,益气补血,祛痰开窍之功效;使浮阳得潜,阴血得补,阴升阳潜。于是失眠及一切阴虚阳浮之症,皆可自愈;根据兼证合用相关方药则疗效更加,在配用西药地西泮片,镇静催眠,标本兼治,故失眠之疾尽除。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2]秦伯未,李 岩,张田仁, 魏执真.中医临症备要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3]邢月朋,李俊杰, 林鸿翥,等. 内科临床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8
  [4]夏德馨主编. 中医内科临床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作者单位:133202吉林省延吉汪清县大兴沟林业局职工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32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