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214-01【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制定预防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对策。 方法: 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等措施来降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 结果: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强化了风险意识,提高了护士的水平和素质。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够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提高管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病儿家属的权利意识也逐渐增强,对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士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举证“责任倒置”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医疗服务已成为高风险的行业,儿科护理风险性更大[1]。儿科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在儿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危害[2]。对已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妥善处理,分析并找出直接原因,以便于制定详细、周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系统、全面的管理控制。现将我院儿科开展风险管理的情况介绍如下。
  1儿科护理风险分析
  1.1 患儿的特点
  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患儿往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而且不能自我表达,如不及时发现则会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患儿治疗合作性差,血管壁通透性强,连续输液过程中易发生药液外渗。消化功能差,易发生呕吐而致窒息。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易发生各种感染以及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1.2 家属的特点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当生病后,家长常常会存在恐惧和缺乏安全感。家长不懂得常规医疗程序,误认为询问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配药等是有意耽误时间而产生不满情绪,不配合,甚至拒绝接受,当疗效未能按其期望的目标发展时,就到处寻找所谓的“护理问题”,造成护患纠纷。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会提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全力抢救,但在进行治疗、检查、护理时又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甚至由于疾病过于严重,某些家属容易失去理智,对护士发生过激行为。
  1.3 护士的特点
  1.3.1 技术操作不熟练:护士在为患儿做静脉抽血、输液时不能一次成功,会使家长及患儿不满。在住院期间,患儿及家长都希望得到最佳服务,若因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不过硬而导致正常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不能及时实施,甚至延误病情,是家长不能容忍的,易造成纠纷发生。
  1.3.2 服务态度和工作方法欠缺:有的护士缺乏同情心,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不屑一顾,特别是在繁忙时,护士面孔冷漠,交流语言简单,不能耐心回答家长的提问。有些护士不善于与患儿及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造成家长心理产生一定压力也易造成纠纷发生。
  1.3.3 责任心不强: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工作不认真,衣帽不整洁,不能站在家长角度去考虑问题,工作时在家长面前谈一些与患儿无关的话题,缺乏处理问题的技巧等,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1.3.4 缺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患者有权了解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及病情预后等情况。有权要求医护人员对此做出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拒绝家长要求知道的有关内容,使其产生疑问,可能导致侵犯家长知情权而产生纠纷。
  2儿科护理风险管理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2.1.1 重视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经常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其落实护理安全措施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
  2.1.2 重视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操作培训: 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月一次护理查房,定期进行操作考核,及时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熟悉重危病人的抢救流程,特殊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2.1.3 重视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训:在工作中往往因为语言不当引起病人的不满,对此科室要进行护患沟通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人员,制定明确的规范语言,用实例教育她们,掌握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安全系数。
  2.2 健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2.2.1 制定科室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根据我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并按计划进行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
  2.2.2 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护理操作中高风险的项目在进行每项操作前,要将操作的目的、过程、风险因素告诉患儿及家属,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配合治疗,同时也满足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的需要,减少纠纷。
  2.2.3 完善科学的工作流程,注重环节管理:对病人从人院到接受各项治疗、处置全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安全管理控制,制定各项操作流程,建立重危病人交接班卡、输液病人巡视卡等。
  2.2.4 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护士长负责具体护理风险管理,科室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科室定时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不断找出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科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请求上级领导的帮助。
  2.3 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对出院患儿进行电话亲情回访责任护士在每位患儿入院时认真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儿及家长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人院宣教、疾病知识指导及出院指导。
  3体会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3]。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我们针对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相关安全教育,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规范护理程序,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实施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全面更新,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员参加和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张红兵.儿科护士慎独教育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01):43~44
  [2]殷晓霞.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2):2858~2859
  [3]谢新芳,徐群.细节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01):75~76
  
  作者单位:641000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32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