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至善正气,育一代新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密市朝阳小学立足新形势,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潍坊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和《高密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德育低效难题的解决路径,形成了一套有特色、可操作、效果好的“养正教育”模式。
  “养正教育”是我校所秉持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也是我校突出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主要载体、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将“养正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的核心体系中。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围绕“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习惯教育、责任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六大“养正教育”主题,我校从“正”字上下功夫,确定了以“四正”为基本内容的“养正教育”,即“正德、正行、正智、正体”。
  正德即品德养正,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制定了《朝阳小学学科教学德育“养正”目标导引》,组织了教师进行通识培训,科学准确地把握学科中的德育(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素,并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还要有具体的达成措施,引导课堂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迈向知识育人的高度。
  正行即修行养正,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常识。学校按照课堂养正、习惯养正、活动养正三个维度设计编印《朝阳小学学生成长记录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出明确要求。
  正智即启智养正,即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毋庸置疑,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但是,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知识是载体,培养能力是目的。
  正体即健体养正,即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朝阳小学除了固定的“两操一课”和每年一次的体育节外,“太极扇”“养正操”也是朝阳小学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另外,学校还经常组织跳绳、踢毽、广场舞、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等比赛。
  “六大主题”在“养正教育”中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正教育”课程体系,即由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大版块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养正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德育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仪式课程、主题月教育课程、校园节会课程、习惯养成课程、衔接课程、闲暇课程、班队会等;二是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多类课程等与此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例如,语文:一至六年级开发了童谣对对碰、寓言快乐游、成语串串烧、我来学古文、玩转小谚语、书香漫步听等;数学:一至六年级开发了启蒙数学、快乐数学、兴趣数学、智慧数学、玩转数学、实践数学等;英语:三至六年级开发了悦读联播、阅享时光、生花妙笔、阅读技巧等;三是传统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三字经》《弟子规》、经典诗词、古诗必背、国学基础、太极扇、养正操、书法、剪纸等;四是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即活动类课程——社团活动、仪式活动、亲子活动、少先队活动、研学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活动、互联网体验活动等。
  除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除了开好“养正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等必修课程外,学校按照“课改提质量、社团促特长”的发展思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特长需求科学设置了校本课程,認真开好校本课程。一是将部分科目划分为低年级组(一至三年级)和高年级组(四至六年级);二是划分兴趣类课程和特长类课程。兴趣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特长类课程以重点培养学生自身特长为主,开设了乐器、电脑绘画、书法、乒乓球等36个学生社团。
  学年初,所有教师都要结合自身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任教一门校本课程并上报学校,学校领导小组审议确定课任教师,教师所担任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时数计入教师总工作量。同时,学校倡导以“活动中教,活动中学,乐学乐教”的教学形式开展校本课程教学。一是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感悟经典。主要是利用晨检和中午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组织班级赛读,在学校形成诵读经典之风,陶冶学生情操;二是积极举办各类才艺展示活动。如手工制作展览比赛、歌咏比赛、普通话朗诵赛、文艺汇演、机器人操作大赛等,做到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实现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养正教育”目的。
  为打造好“养正教育”这一品牌,真正让立德树人接地气、有实效,我校立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细节入手,体现“细、小、实”,在细微处育品德,将“养正教育”课程体系结合高密市教育局创建的“微德育”部分路径进行落实。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利用“微视频”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我校地处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又没有天桥,入校、放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学校联系了交警大队,教师与家委会共同组成了护导大队,制定了《出入校行动细则》,在上学和放学时间由交警指挥学生过马路。此外,学校用短视频的形式将出入校规范拍成了宣传片,在班队会时间,在班级里连续播放,并由此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是社会公德的重要方面,也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从学生“微行为”入手,培养学生好习惯。从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做起,让学生懂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爱护公物、爱护苗木、爱护绿地、爱护生命等细微处入手,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等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利用“微时机”,发挥育人功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德育内容,只要善于利用,德育时机无处不在。如在体育比赛中鼓励学生奋力拼搏,教育学生合作才能共赢;在庄严的入队仪式中增强学生荣誉感和进取心等等,这些都是德育良机。
  第四,打造“微文化”阵地,引领好风尚。创新育人方法,打造校园、楼道和班级“微文化”教育阵地,图文并茂的宣传版面、文化长廊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中厅的电子屏的文化宣传作用。一是在学生中征集经典名句,一天一条循环播放;二是及时播放师生获奖信息,传播正能量;三是及時播报学校新闻,提高学校工作透明度。
  第五,设计课堂“微目标”,渗透微环节。课堂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德育。朝阳小学总结出了“三点三法”德育渗透课的教学模式:“三点”即备课时“选择渗透点——把握渗透点——挖掘渗透点”,而“三法”即上课时“情绪带动——讲读渗透——现实延伸”。
  第六,开发德育“微课程”,拓宽育人途径。我校的校本课程已自成体系,德育“微课程”就是这个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些“微课程”有入校课程、毕业课程、班队会课程、家长会课程、节假日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闲暇教育课程等等,德育课程无处不在,德育工作无处不有。
  第七,用好“微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小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和热情程度相对较低,更需要及时得到肯定、表扬、鼓励,使他们的良好表现能成为习惯,这样就达到了育人目标。如班级宣传栏内的争星榜,哪位学生值日特别认真,本人得一朵小红花,小组加一颗星;哪位学生午练违纪,本人摘掉一朵小红花,小组减一颗星。然后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评,月评中胜出的先进个人和优胜小组分别给予奖励。这样就可有效地激励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英雄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说:“最低微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目前,高密市朝阳小学的德育工作均围绕“养正教育”的理念科学谋划、扎实开展,并与全市的德育课程一体化下的“微德育”建设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仅形成了高密市朝阳小学“班班有特色,人人显特长”的“养正教育”德育特色,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品德发展,正收获着越来越丰硕的育人效果。
  (责任编辑 袁 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