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村镇污染治理的困难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村镇污染与日俱增,且污染源复杂多样,若不能妥善治理,将会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影响人居质量。本文对村镇污染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村镇污染;面源污染;水体污染
   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以及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垃圾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大多数村落垃圾和工业“三废”随意倾倒,甚至汇入河流,导致村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环境、土壤被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1 村镇污染的现状和问题
   1.1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我省常住农村人口1975万左右,按照每天每人0.2公斤计算,每天可产生生活垃圾3950吨,全年约为144.18万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由于政府公共财力投入不足,农村普遍缺少完善的环卫设施和管理系统,因此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少数村可以自行选择到简易垃圾填埋场所就地填埋;二是大部分农村垃圾(包括农村小作坊、中小企业的垃圾)除一部分可燃垃圾自行烧毁之外,其余垃圾大部分都是随地堆放在路边、河边、田边等。
   1.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
   一是农业投入品污染。在現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是保证农业增产和增收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使用过量或方法不当,则会成为环境污染。我省近年化肥使用量平均62公斤/亩,远超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污染水体而设置的15公斤/亩的安全上线。农户缺乏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指导,施肥盲目、不均衡,使得我省农药的使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全省农药年均使用量8959吨左右,平均0.158公斤/亩,除20%~30%附着于作物上被有效利用的农药外,其余70%~80%的农药散施于土壤、水体及空气中,在降水和灌水等溶淋作用下污染地下及地表水。二是农村水体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的水源保护立法偏重于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却忽视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规定也主要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对农村分散式的饮用水源难以起到规范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很多污染类企业将排污口设立于农村地区,以此来规避法律、避过监管。省内乡镇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设备差、技术薄弱、污染严重,缺乏履行治污义务的能力和意识。三是污水灌溉污染。除工业废水排放粗放之外,我省的集约化养殖排泄物排放也是造成区域范围内污染的重要因素。大伙房水库汇水区的新宾、清源县养殖业发展迅速,每年有近1679.44吨的氮、31吨的磷排入大伙房水库。
   2 对村镇污染治理的对策
   2.1 两个“建立”
   建立村镇环卫管理机制,实行市(县)、乡镇、村屯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村镇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取缔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明确保护区的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2.2 三个“抓好”
   抓好农资投入品的安全工作,在源头上堵住高毒、剧毒等违禁农药以及其他不合格农资产品的流通渠道。抓好环卫示范村建设。对于基础较好、村民环保意识较强的村镇实行重点建设,积极挖掘和树立先进个人和先进村镇典型,以此为中心带动周边村镇。重点要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与管理,根据不同农村的供水方式,采用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2.3 两个“制定”
   制定环卫示范村镇考评的长效机制,对不达标的示范村镇取消下一年度的相应政策扶持。制订水源地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4 两个“开展”
   开展专家调研,对我省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6条河流,特别是大面积灌溉和饮用水源地的流域进行权威专家的重点调研。开展对农户和中小排污企业的知识宣传和普及相关政策、法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3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