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36例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在颈椎性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性肩周炎患者共36例,并将所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实验组18例,对照组在本次治疗中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3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实验组展开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是一种由外治内的方式,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配合治疗中的手法,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营养,促进功能恢复已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使疾病达到痊愈,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关键词】颈椎性肩周炎;针灸;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1
颈椎性肩周炎已经成为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极高,一般颈椎性肩周炎发生的女性患者居多,约占65%。颈椎性肩周炎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囊、肩周肌肉出现活动障碍,以及肩颈部疼痛等等。天气转凉或者生活环境潮湿都会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临床对于颈椎性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适用于病症较轻的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等[2]。为了验证其治疗的有效性,本次调查中我院收治的颈椎性肩周炎患者进行调查,选取患者例数为36例,详细内容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颈椎性肩周炎患者中选取3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在本次进行调查的患者对照组有男7例,女11例,年龄34~75岁,平均(53.5±1.61)岁,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2例、高中3例、初中8例、小学及以下5例。实验组包含有男8例,女10例,年龄35~76岁,平均(57.3±1.62)岁,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3例、高中6例、初中4例、小学及以下5例,本次调查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除本病外所有病例均无重大精神类、认知类疾病,如痴呆、精神病等。组间经对比,在患者的个人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调查中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中药治疗,中药服用方式为口服。实验组患者针灸治疗,方法为:针灸的穴位包括:曲池穴、穴中穴、肩峰穴、陵下穴等等。治疗时使用0.5寸毫针,针尖斜入大约1.5寸,留针30 min/次,两次之间间隔10 min,治疗以2~3次为宜,治疗周期为2周。
1.3 临床指标观察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评判标准: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本次调查的36例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率(%)描述,行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
2 结 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1.1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据相关数据表明,颈椎性肩周炎的发病与退行性变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机能逐渐衰退,再加上频繁的使用肩关节,久而久之使肩关节组织损伤或者产生椎体移位,进而引发颈椎性肩周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性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说对患者给予早期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方式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口服中药见效慢,并且不能根治,效果不理想。中医常采用针灸、推拿、艾灸等等,一些病症较轻的患者通过这种非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很好的治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3]。本次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性肩周炎患者共36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口服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综上所述,在颈椎性肩周炎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志国.中医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6):101-102.
[2] 连爱谦.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32):397-397.
[3] 李興艳.中医针灸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效果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2):132.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