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讨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进而降低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方法 分析了某医院在去年收治的140例血液肿瘤患者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引发的有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提出对策,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对1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发生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25位患者,感染率17.86%,使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穿刺次数和导管停留时间以及化疗药物的具体应用情况等都会对患者感染情况产生影响。在25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培养细菌20株,其中有10株静黄色葡萄球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微小棒杆菌,4株其他菌种。结论 针对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考虑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能够游侠偶读降低感染
  发生。
  【关键词】肿瘤治疗;中心静脉导管;危险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2
  肿瘤患者一般治疗时间都会很长,而如果治疗的过程中频繁进行静脉穿刺就会导致血管损伤较大,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技术经常会应用到长期需要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过程中相对其他治疗方法有着明显较少的穿刺次数,发生静脉炎症的概率也比较低,留置的话也有很高的安全性,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导管相关感染的病症是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长时间留置治疗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相比较其他肿瘤治疗过程更容易发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而文章探讨了血液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40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当中有89位男性和51位女性患者,年龄从14到86周岁不等,平均年龄位58.91岁。
  1.2 方法
  使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来对医院收治的140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液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如性别年龄穿刺次数和激素应用等。并针对得到的危险因素来提出护理的对策,随后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检测
  分析。
  1.3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穿刺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和弥散性红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穿刺部位出现疼痛且体温异常升高,细菌培养呈现阳性或阴性认为出现导管相关感染。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且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进行表示,方差小于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率
  140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血液肿瘤患者当中PICC导管相关感染患者有25位,占比例17.86%。
  2.2 单因素分析
  对患者穿刺次数、并发症、化疗应用的药物和激素应用史以及导管停留时间进行分析,知上述因素对导管相关感染有一定影响,导管留置时间大于两个月或者穿刺次数大于两次都会明显提高感染概率,应用了激素和化疗药物的患者在夏天期间进行治疗也会明显增加导管感染的概率。
  2.3 病原菌分布
  在25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培养细菌20株,其中有10株静黄色葡萄球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微小棒杆菌,4株其他菌种。
  3 讨 论
  长期PICC留置导管治疗过程中,导管相关感染是发生概率较大且会对患者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的感染性疾病,因而需要探讨导管相关感染的有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因素来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这对于预防患者感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表明PICC导管感染概率为18左右,经过单因素分析得到激素应用史、导管留置时间、应用的化疗药物以及患者免疫功能的运行情况都是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重要的影响因素。导管留置时间大于两个月或者穿刺次数大于两次都会明显提高感染概率,应用了激素和化疗药物的患者在夏天期间进行治疗也会明显增加导管感染的概率。进行细菌培养之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共培养细菌20株,其中有10株静黄色葡萄球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微小棒杆菌,4株其他菌种。细菌培养可以有效的指导抗菌药物的具体使用,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进而有效控制相关的感染。针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2).
  [2] 徐依成,王桂华,王培福,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發生风险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6).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