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部地区农村小学作文困境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文是中小学语文的综合积累,作文的好坏意味着语文基础的扎实与否。当前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作文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自身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对西部地区农村小学语文中的作文写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困境;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密不可分,而“写”作为压轴戏份,它又是小学语文中的重中之重。小学作文是学生写好文章的基础,它需要教师平日里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注重学生作文抒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表达真挚的情感。
  一、小学语文作文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如果说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那么作文就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为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这充分体现了当前教育界流行的那句话——得作文者得天下。可见作文是極其重要的,写作能力也被视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在各个领域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作文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短信、日记、书信、随笔、收据、借条、声明、说明书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离不开的实用文体。作文写得好的,这些文体的书写就能相应的有所提高。听、说、读、写等的语文素养是每个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每个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基础能力。如果说其他课程是知识的宝库,那么,语文就是一把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因为作文能力不仅是每个学生语文素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
  其次,作文是入学考试的必备条件。在各类各级的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数在语文卷面分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这个比重也在逐年加大。小学语文中作文分数占到语文总分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初中、高中的作文分值比例就更高了。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推行,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尖子生,作文往往也是其优势所在。《教育文摘》资料曾指出百分之九十的尖子生,都有很强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再次,作文关乎未来就业前景。当前各行各业都需要有写作能力的人才,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就业渠道会更广泛。同时,还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例如律师业、广告业、制片人、撰稿人等等,良好的写作能力绝大多数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
  二、农村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作文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进行描写,是学生表达思想的一种主要方式。但为什么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一旦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撕咬笔尖?那怕使劲写出来也是千篇一律、词不达意。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缺少发现,不够关心身边的事物。小学语文作文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它需要贴近实际,关注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大自然中有丰富多彩的创作材料,日常生活中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很多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自然、用心去体会生活。在作文创作时,自然会感到无事可写,其实并非无事物可写,而是自己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因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基础薄弱,缺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以至于感觉作文枯燥乏味、无话可讲。
  二是缺乏课外阅读,缺少知识的融会贯通。现在很多学生被繁重的学业所累,他们关注较多的是名目繁多的优秀作文集,对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很少阅读,做的基本都是功利性阅读,为的就是短期内提高作文抒写的能力。但事实上,不读经典作品是很难吸收到中华优秀文化精华的,且写作能力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快速提高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才能举一反三。很多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脑子里就没有足够的词汇和写作素材来支撑,因而往往觉得难以下笔。
  三是写作千篇一律,缺乏特征。现今的学生作文模式基本上是:开头从题人手,中间具体描述,最后点题结束,明白明白的“三段论”,这种写作结构的雷同,使得学生们的作文没有活力,缺乏魅力。有时学生们也知道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件来展现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一两处景物的详细描写来呈现此处的景色特点。但选材能力不足,写出来的事物缺乏特点。
  三、农村小学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过程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是关键。
  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细致认真观察生活,作文便能有物可写。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对生活的感悟不深,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其观察生活。这里说的观察生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学生观察村里生活。对于西部地区农村的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村里生活就是家庭生活,村子是他们最熟悉的场所,他们每天都会经历着各种酸甜苦辣,因而引导他们关注村里邻里以表达亲情。日常可以写日记、周记来记录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会表达情感,久而久之就能积累下许许多多的作文材料。二是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活。除了村子,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天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大大小小趣事,与老师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都值得去记录。包括课间精彩的球赛、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一次有意义的参观活动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三是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记录下来,既要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也要勇于揭露社会中的假丑恶。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即可,积少成多,熟能生巧。
  其次,要适当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习优秀经典名著。一方面,古今中外的很多经典名著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值得推崇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时,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故事情节摘抄到笔记本去。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文章段落摘录下来,并整理汇总到单独的本子上,日积月累。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摘录习惯,提高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效率,加深他们对课外读物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们积累作文的写作素材,提高他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们作文写作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踊跃分享课外阅读的读物,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有意义的课外读物情节跟同学们分享。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通过大量课外阅读,也能让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能巧妙地借鉴前人经典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因而,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学生读书氛围和读书环境,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作文的写作。
  第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无论哪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效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当学生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总能愉悦地去学习。兴趣对一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见,作文写作兴趣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对象、使用教材不尽相同,因而进行兴趣培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自由选题、自由立意、体裁不限等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体式和文体进行写作,给予他们充分弹性的写作空间。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对每个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个人情感培养、思维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培养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而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与训练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彦芳.如何激发写作兴趣[J].新课程(上),2011,(07)
  作者简介:李治英(1965—),男,壮族,广西靖西人,亮卜小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