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神经内科护理中心理干预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72例患者分成兩组, 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两项心理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值得采纳及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神经内科,是医院的一大重点科室,收治的病人类型较多,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膜炎、癫痫以及三叉神经痛等。因受到疾病的影响,神经内科患者易存在一些消极心理,比如: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1]。因此,有必要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起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进而提高在医护期间的配合度及依从性。鉴于此,本次重点分析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神经内科患者72例,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我院,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分布在43-76岁,年龄均值为(61.8±1.2)岁;病程为7d-4年,平均为(1.3±0.2)年;疾病类型:脑梗塞8例、脑出血6例、偏头痛7例、脑膜炎6例、癫痫5例、三叉神经痛4例。对照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42-75岁,年龄均值为(61.9±1.3)岁;病程为7d-4年,平均为(1.4±0.3)年;疾病类型:脑梗塞7例、脑出血7例、偏头痛7例、脑膜炎6例、癫痫5例、三叉神经痛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根据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相对应的护理工作,及时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包括:
(1)心理干预护理小组的成立。在神经内科科室及时成立心理干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护士、责任护士、护士及其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体情况,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进一步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方案。
(2)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使患者的心理疑问有效消除,并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为患者讲解有关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使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医护依从性提高。
(3)心理疏导干预。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害怕、恐惧等消极心理,及时疏导,可采取音乐疗法、列举医治成功案例疗法进行疏导,多安慰、照顾患者,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
(4)家庭支持干预。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呵护患者,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患者心灵安慰,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医护依从性。
1.3评价标准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改善越显著[2]。并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SAS、SDS评分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两项心理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观察组36例患者,满意28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36例患者,满意11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72.2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护理方法的应用,需在神经内科及时构建心理干预护理小组的基础上,侧重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加强家庭支持干预,从而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3]。此外,本人认为还有必要对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运动护理干预、遵医嘱用药护理干预等,从而确保患者获得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
本次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由此可见,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具备实施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值得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晓兰.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3-14.
[2]王蕾.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37-47.
[3]孙维丽.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9):258-2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5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