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运用疼痛护理管理对其快速康复的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间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措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140例该院收治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疼痛护理管理。结果: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实验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经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护理管理;快速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
引言
手术是骨科患者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骨科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出现术后疼痛。若患者术后疼痛感较为强烈,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下降,不利于创伤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在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护理时,如果护理人员工作不够细致、护理不当,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感,还极有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加强对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该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创伤骨科患者,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4例、5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39.12±0.34)岁。入组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实验组,每组均为70例,两组患者的创伤类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包括:
1.2.1建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护士等组成疼痛护理管理小组,组内成员一般在6~8人,护士长作为组长,每天应合理安排排班,定期检查患者恢复情况。
1.2.2护理人员培训
应提前做好患者伤口疼痛准备,及时缓解、消除患者疼痛感,护士长应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流程,及时探讨疼痛患者护理存在的不足,调整护理计划,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疼痛类型、级别、疼痛时间以及疼痛时所用镇痛药的类型。
1.2.3疼痛护理流程
通过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以及患者面部表情等综合评估其疼痛程度,详细记录患者疼痛性质。检查患者切口有无热、肿、红等症状出现,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VAS评分在3分以下的患者,可指导其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看书等形式转移注意力,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于VAS评分大于4分的患者,可采用非固醇消炎药或者强阿片受体药物治疗,对于VAS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可采用非固醇消炎药联合强阿片受体药物治疗。
1.2.4心理护理
创伤骨科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常常会出现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主动询问术后疼痛程度,使用亲切的语气积极与患者聊天,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不安、焦虑等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组织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积极与他人沟通,叮嘱家属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多给予患者鼓励,与患者家属一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除此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多在病房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或者根据患者的兴趣播放视频等,使患者可以舒缓身心,减轻疼痛感。
1.2.5疼痛宣教
众多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可能存在误区,护理人员应当发挥所学,为患者普及疼痛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疼痛的了解。可将疼痛相关知识打印成册,分发到患者及家属手中,并主动询问其对手册内容的困惑、理解、收获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注意为患者普及疼痛药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止患者过度要求应用疼痛药。
1.2.6疼痛评估
在患者入院2d后,由疼痛护理小组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初次评估,可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或者數字评定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疼痛时间、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原因等,并详细记录。以此作为护理计划中的“疼痛评估尺”。护理人员还应随身携带疼痛评估尺,为患者制定出准确的疼痛评估频率及方法。
1.3统计方法
对各项指标的统计结果进行完整的收集,导入SPSS19.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的临床疼痛程度评估与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疼痛NRS评分基本相当(P>0.05);在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实验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住院时间统计与组间比较
经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创伤骨科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是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之一。骨创伤患者病情恢复在于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有效护理,并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常规护理可缓解患者一定程度的疼痛,但临床效果并不明显。术后疼痛不仅会引发多种病理反应,而且也容易引发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严重影响了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睡眠问题是术后疼痛为患者带来的最为严重的影响,之后分别为日常生活影响与心理问题。为了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有必要对创伤骨科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采取多样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控制骨科患者术后疼痛,这一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与患者对待术后疼痛的态度存在较大关联,并且还需要依靠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由于骨科患者术后身体活动功能受限,若出现炎症,则患者的术后疼痛会较为强烈,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有必要对创伤骨科患者,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随着临床医学对骨创伤疼痛的重视,对护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疼痛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骨创伤护理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可缓解患者疼痛;给予患者一个舒适、整洁的病房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知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从而缓解疼痛。 该组临床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将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之中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经研究发现,经不同的干预后,实验组疼痛NR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分析认为,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疼痛护理管理小组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疼痛护理服务,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术前和术后不同阶段,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干预、疼痛干预等方式,正确规范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规范化镇痛药物使用,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疼痛的存在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等产生不良影响,而通过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参与各种早期功能锻炼,进而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术后伤肢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运用疼痛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其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张颖,杜姗菱,王云,等.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24):3451-3453.
[2]刘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1):263-265.
[3]凌桂娣.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27-29.
[4]沈志娥,刘铭,王楠,等.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相关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9):1100-1103.
[5]李璐.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9):195.
[6]马琴,周华,邱菲,等.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J].山西醫药杂志,2017,46(5):608-610.
[7]穆彦丽,杨克侠,邵艳.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1):138.
[8]荣锦,孙艳杰,范阿灵,等.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北京医学,2017,39(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