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药用真菌树舌治疗高血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树舌在活血化瘀、祛痰、补气养血、安神定志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而能够发挥其在调理气血,降低血压方面的功效。
  【关键词】高血压;收缩压;树舌;活血;祛痰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2
  树舌,为多孔菌科真菌平盖灵芝的子实体。又名:平盖灵芝(《真菌名词及名称》)、赤色老母菌(四川)、老牛肝(东北)等。树舌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抗病毒、消炎抗菌、降血糖、调节血压、阻碍血小板凝集和强心作用[1]。能祛风除湿,清热止痛,止血,化痰,化积,抗癌[2]。
  我在临床上使用树舌为患者治疗高血压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收缩压的降低效果较为突出。无论是在使用常规中药方剂的同时配合树舌代茶饮,还是单独应用树舌效果都非常不错。树舌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通过观察临床中树舌灵芝对血液的影响可以发现树舌灵芝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针灸时观察针刺处(用直径0.25毫米-0.40毫米的毫针进行针刺,出针时不按针孔,若有出血可进行观察)出血的形态发现:树舌灵芝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粘度,能使发黑色的、粘稠的血液变得鲜红而有活力,黏度大大降低,流动性变好。这表明树舌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2 补气养血的作用比较明显
  树舌能补气养血,使原本虚弱的患者气血充盈,从而达到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故对于虚弱的患者较为适宜。许多气血虚弱的患者即使针后不按针孔也不会出血,观察体表的血管也是瘪的,但服用树舌灵芝几天之后便会逐渐开始有针刺处出血的现象,这是气血逐渐充盈的表现。
  3 祛痰效果好
  临床有部分患者饮用树舌后排痰现象明显,且大多为粘稠老痰,排痰后相应的症状会大大减轻。“百病皆为痰作祟”,树舌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故而能对许多陈年宿疾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对由于痰浊中阻导致的高血压患者,应用树舌就可以收到理想的疗效。
  4 安神定志作用比较好
  几乎所有的患者在服用树舌灵芝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对于失眠、健忘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大脑功能的(调节)改善有非常好的作用。对记忆力的增强作用也非常明显。临床应用于伴有记忆力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
  5 降低血糖
  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同时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临床中可配合黑木耳食疗)。临床当中常见高血压并见高血糖的患者,这种情况治疗难度有所加大,此时使用兼有降压、降糖双重效果的树舌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常常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6 降低血压效果良好
  尤其对收缩压的降低效果好,有效减小脉压差,特别适合于单纯收缩压高的老年患者。其降压机理也与其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祛除痰邪的功效有关。对于气血虚弱型的、痰浊型、瘀血阻滞型的高血压患者尤其合适。
  7 副作用非常小
  树舌灵芝属于药用真菌,经查阅资料及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除极少数患者初次直接大量服用时会出现轻微不适,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
  8 关于对树舌治疗高血压机理的思考
  树舌的降压作用应该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活血化瘀,去掉血液中的瘀血。通过祛痰,去掉血液中的顽痰。通过益气养血,使气血旺盛,运行流畅。通过发挥安神定志的作用对大脑中枢进行有益的调节。以上几方面的作用从而使人体产生一个良性循环,血压得到有效的调节。高血压,一般归属于中医的肝系病-眩晕病,血压升高容易导致眩晕的发生。《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现代研究表明,树舌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的作用。例如用树舌為主开发的肝必复胶囊,其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多种氨基酸、麦角甾醇等,被用来治疗肝病具有较好疗效。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树舌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的原因。
  用法与用量:煮水喝,代茶饮。用量由5 g逐渐增加到30 g左右。
  使用注意:临床应用树舌时宜从小量开始,待患者适应后再逐渐增大用量。临床中有部分患者刚开始不适应,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使用当中应该关注,宜从小量逐渐加大,由最初的5 g,慢慢逐渐加至20 g、30 g。《中华本草》用量:10~30 g。
  9 结 论
  树舌,作为药食两用的大型真菌,通过发挥其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祛痰化湿、安神定志的作用,从而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具有极大的优势。由于其作用温和,无副作用,特别适合中老年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康林,卯晓岚,黄明达.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陈士瑜,陈海英.蕈菌医方集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0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