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激励理论实际上也是管理学中的一部分,从字面上的含义就可以看出,是鼓励的意思,但是在管理工作中,则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因为某种目的,而去引导和强化人们的行为。首先介绍了激励理论的基本内涵,接着阐述了这种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了它的应用原则,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激励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5-0214-02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高校的教学管理也逐渐趋于成熟,当管理水平在提升的时候,其中必然会存在着些许问题。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充分且合理化地应用激励理论,是高校管理人员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榜样、竞赛、目标和物质等多个角度出发,利用激励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各项工作,进而推动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激励理论的基本内涵
   激励理论实际上就是通过设计一些外部的奖励模式和工作环境,对一些人的一些行为进行必要的鼓励和规范,并且在信息的引导与沟通下,激发他们潜在的动力。这种方式可以激发人潜在的积极性,让人们以此为目标,并且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和奋斗。将这种理论应用到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管理人员应用某种介质,去引导和激励学生生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然后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并且使学生向着这个目标出发。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意义
   高校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有层次、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这也是高校管理者为实现高校目标的一种活动,它的对象同普通的管理对象之间实际上并没有过多的区别。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也应该秉承着公平、公正的特点,并且将这些特点同管理的原则相互结合,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高校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也可以让学生更加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由此可见,将激励理论合理化地应用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实际上也是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可以避免学生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更能增强事件的可预见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原则
   (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结合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某些事物,则可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对高校而言,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也正是代表了学校对学生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如果学校只是一味地去追求物质上的奖励,而忽视掉了精神层面的事物,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管理者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进行必要的引导,当大学生的道德文化达到了一定标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树立模仿榜样的方式,让学生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例如,高校可以举办一些专场演讲,演进的内容既要包含物质方面的需求,又要涵盖精神层面,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激励观念的改变。
   (二)正面与负面的双重结合
   在高校管理中,正和负激励的行为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这两种方式的产生效果对人的行为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基于此,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形象,对那些正面的,要给予必要的表扬,而对那些负面的、消极的,要立即停止这些活动。将两种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方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学习的困境。
   (三)内与外的双重结合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从内到外开展一些奖励工作,内在的奖励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个体和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而外在的满足则是个体需要适应一些外界因素。所以,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深入学生群体中,去主动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去引导与完善他们的价值观,并且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问题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四、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念的应用策略
   (一)榜样激励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并在此基础上,去宣传和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高校学生的思想都是比较独立的,而且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在选择榜样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身边入手,挑选出这个群体中的优秀者,加以宣传。这是由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是处于同一阶段的,他们的学习经历与情况也大致相同,因此,选择那些具有可比性的榜样,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例如,某高校党委组织全院的学生收看并学习纪录片“榜样3”,让学生能够学习其中的榜样精神,吸取影片中人物的精神力量。培训委员也表达了自己从影片中学到的奉献精神,而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也告诉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应该秉承着奉献的精神,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在学习之后,学生也纷纷表述出自己的感悟,以榜样为镜,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在行动上永不缺位。从中就可以看出管理者在选择榜样的时候,尽量以思想家或者科学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榜样,这也会让学生对此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最后,大家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看到了榜样的实际生活之后,自身也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需要向着这个榜样去努力和看齐,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
   (二)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的方式中包含了奖励奖励和反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通过目标来实现的。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明确,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鲜明的形象,也就更具有吸引力。一个人如果确定了人生的目标,那么也会有比较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清晰的目标让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拥有比较高尚的品德。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就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管理者应该主动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比较合理化的人生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个目标是否拥有价值,是否拥有挑战性。
   例如,某高校的管理者,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始创新教学管理的模式。所以,他在重视教学的时候,也持续推进励志和感恩教育,定期举办励志演讲,构建学生成长档案等一系列的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针对部分学生个人素养较差的情况,就确定了“精准培优”的激励目标,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潜能,制订相应的管理方式,实行分层管理的方式。这样也能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物质激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的驱利性也发生了变化,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而在激励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适当且合理化地应用物质激励法,更容易吸引学生。在物质的激励下,能够增强学生的个人应用能力,也为激励理论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物质激励方法的过程中,也应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精神奖励,主动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奖励,这样也更能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而在应用物质奖励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都秉承着公平且公正的基本原则,确保它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在应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对一些不理解或者是有误会的地方及时澄清。此外,高校的管理者还应充分地意识到,如果仅仅是物质的奖励,则势必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可以将精神和物质结合在一起。合理化地应用学校的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来积极宣传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优势,这些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很难见效,但是长时间地进行,势必会发挥出一定的作用。适当地扩展奖励的范围,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养成一定的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将他们潜在的优势都发挥出来。
   (四)竞赛激励
   适当的竞赛激励也可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优势,产生最优化的激励成果。首先,学生应该明确地意识到竞赛的意义和结果,而且结果便是优胜劣汰,在这种情形下,就会给学生一种压迫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其次,竞赛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与求知欲。最后,当学生感受到竞赛的压力时,求胜心就会使个体出现一种积极的行为心态,这种心态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行动效率。
   例如,某高校所举办的“我爱国防”的演讲比赛,进入决赛的都是学院中非常优秀的人才,在经过第一环节的排位赛之后,大家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比拼。而这种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发挥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竞赛式的方式在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也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途径。竞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大学生创造出更为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在查看往届获奖案例的时候,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点。其次则是在参赛与合作的过程中,这也是学生孕育创意和迸发灵感的主要阶段,而最后胜利的作品才是更值得大众所学习的。由此可见,竞赛激励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多样化的,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高校的管理者首先应该熟悉的是这种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且合理化地去选择相应的激励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推动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思芳.浅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73.
   [2]李伟.试论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7):87-88.
   [3]刘天瑞.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学园,2014,19(19):65.
   [4]王秋安.激励理论在高校实习生管理中的运用[J].晋中学院学报,2015(2):88-91.
   [5]叶廷莉.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理论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9):217.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