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现状及原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和需求方面主要表现出供给理念转换相对滞后,供给能力欠缺,供给内容和方式单调等问题。加强理论自觉,确立教育者的优势身份,合理配置职业院校思想政治供给产品和教育服务,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引导作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 键 词] 思想治治教育;供给侧;需求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18-02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的特点
(一)供给的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丰富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供给产品和内容较为丰富,包括思修、形势政策等必修或选修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网络教育资源像慕课微课等,多样的供给产品和服务让高校的思想政政治教育主体身份更具优势,教育功能更完备。
2.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主导性
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性质定位决定了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新时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选择交汇在学生群体,职业院校应以学生为本,肩负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3.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失衡性
高职院校的供给要素、供给结构、供给分配等都存在一定失衡性,供给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不够深入,供给的针对性不够精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都有待完善。
(二)需求的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发展性
时代不断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使学生的思想认知也在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思政教育的需求从较为单一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发展到现在涵盖了价值观念、政治道德素养、职业生涯发展等多角度内容的教育内容和各种移动终端教育方式的出现。
2.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多样性
受教育群体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的灌输化问题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教育內容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的推动,受教育者信息获取的开放化、速度快,渠道广的变化,都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提出较大挑战。
3.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层次性
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可划分为短期需求和长期需求、相对需求和绝对需求、个人需求和集体需求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低层次需求的满足是高层次需求产生的基础,低水平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向更高级别的需求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低水平的如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低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向理想信念等需求追求,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层次性,高职院校要做好供给的平衡,以促进良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现状
关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引入供给侧改革思维,思考思政领域的改革发展模式,对提升高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很大帮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供给现状
1.供给理念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供给理念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全社会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比较认同,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正面引领,也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更高级别的供给理念包括崇高的理想追求以及高尚的人文关怀等,都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总体上,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理念上没有较大出入,理论认知的重要性一直在贯彻,但情感实践锻炼的供给理念有待提高,高校的主流教育方式政治理论课可以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但是实践教学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2.供给主体及供给内容和形式
供给主体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和企业。首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较为繁杂,加之辅导员的专业和入职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求。其次,思政教师首先在配备比例上大都略低于实际需要,且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实践课程不足,加之师生间接触时间有限,所以育人的效果不够显著。再次,高职院校的特色思政教育供给主体是企业,高职院校的产学结合培养模式,不管是校内指导教师还是企业因条件限制,都很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充分作用。
供给内容形式方面,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思政教育内容是思政理论课,包括马原毛概等课程。第二课堂和实践教育以及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的教育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3.供给的相对不足
供给设施方面,校园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硬件供给不足,包括场地、设备等,产学结合中的相关硬件设置更无法保障。软件包括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不足,学生社团缺少明确的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学校各方的合力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需求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求 受到时代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表现出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心理素质不健全,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发展趋势,所以他们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受教育需求,这些思想素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原发动力,是高素质社会主义工作者的基本点,高职校要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以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所蘊含的方法论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掌握较好的学生也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感受力较弱,也不能更好地指导其学习生活。
3.受教育途径多元化的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开展以及新媒体平台是当前高职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渠道,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网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校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发挥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方面的有利影响。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矛盾分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虽然当前高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和需求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解决供需矛盾,分析原因很关键。
(一)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是一项具有系统性运行机制的工作,需要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发挥作用,当前高职校最大的问题是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分化,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育更注重专业技能实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所缺位,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模式,对学生思想意识行为缺少全方位的全员育人指导。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渠道不畅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价值观,提供成长精神动力的重要渠道,是满足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提升素养,促进个人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教育过程。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与学生实际需求的沟通,反馈渠道不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相应的教育活动不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导致部分学生把思想政治学习当作被动的学习考试行为,并未能真正为学生生活带来精神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虽然有管理部门可反馈,但反馈渠道很难科学合理的对问题进行处理,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共同交流解决路径。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学习主体,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知识水平、思想状况、个性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状况有所不同,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过程中,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技能培养,实施学生感兴趣的思想教育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因材施教,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价值体系,促成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需整合完善
高职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中国近现代史、思修以及形势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都属于必开设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内容更注重理论政策的灌输,内容单调,思想性和趣味性相对不足,且各门课程知识点有重合相似之处,可予以整合,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进行新的思考和建设,以匹配高职院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水平以及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需求,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服务。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理论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要方法仍然是理论灌输,在加入网络教学,新媒体等手段后,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理论政策解读为主。如何探索出对高职生更具针对性的,深入浅出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仍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大难点,增强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功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思想困难,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迸发出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和需求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校要加快转变改革思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建设,创新出一套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
[2]张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2).
[3]谭晓丽.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