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生以社团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双创”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迈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第一步。但是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中职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突破性的进展,严重制约了中职生双创能力的提升。对中职生以社团建设为载体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生;社团建设;载体;“双创”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40-02
   一、对中职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目的
   (一)为了适应社会对现代人才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面对日趋严峻的人才市场竞争形势,不足之处逐步凸显。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面向市场的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因为受到义务教育观念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以传授知识及应试技能为主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环境以考试为主,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也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文化知识,而这恰恰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悖。从被动就业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所以本课题研究预期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给我校及同类中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二)为了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由农业大国转向成为工业大国,未来还将发展成工业强国。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毕业之后工作,更多的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从而成为创业的一份子,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人本课题研究预期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给中职生创业创新提供指导,使中职生迅速了解并适应双创大背景,令其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力量。
   (三)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我国每年有大批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上产业升级与转型,社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人力密集型行业与其他技术行对员工的要求也一再提升,而传统行业又不受年轻人喜欢,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业去感受行业的竞争力与压力,也能让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景、瓶颈,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能带动就业。新人进入传统行业,带来的是变革与创新,同时也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本课题研究预期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为中职生提供新的参考目标,令之转就业为创业,进而缓解就业压力并创造工作岗位。
   (四)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应该发挥一项重要功能——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中职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适用型劳动者的基地,更要在培养人的人文精神方面下大工夫,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学得丰富的知识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轨迹更加绚丽,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中职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进行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创业课程,使他们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创业知识并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中激励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观念,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闯。本课题研究预期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为我校和同类学校中职生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打开思路,提供参考,帮助学生破除安于现状的旧习惯思维,打消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使受教育者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这样,学生既可去求职,又可成为新岗位的创造者或创造性地就业,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以社团建设为主要载体培养中職生“双创”能力的新举措
   (一)以社团建设为载体培养中职生“双创”能力
   课题组通过与课题实验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等学校机构深入研讨,进行了以中职生社团建设为载体的双创能力培养研究。根据专业学科特点,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组建了校内15个学生社团。社团作为学生活动载体,在教师引导和支持中能够培养中职生“双创”意识和能力。
   已建成的学生社团有:汽修学科汽摩协会、会计学科电子商务社团、护理学科南丁格尔社团、语文学科启航文学社、体育学科专项训练队、数学学科魔方协会、英语学科英语俱乐部、美术学科点墨书法兴趣小组、电子专业电子创意社、计算机学科微影社团、电工学科家电维修社团、天使爱心服务社团等。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基于社团本质属性即以兴趣为出发点衍生出的思路,为课题研究打开了局面,能够促进中职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在中职院校进行社团建设培养中职生“双创”能力时,我们也受到了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启发,而不同之处在于中职生的社团建设以专业型教师为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更加单纯,中职生“双创”能力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以电工学科家电维修社团为例,中职生的创新基于扎实的技能基础,该社团曾组织了各种“加工制造类”专业技能大赛,包括维修电工项目、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智能楼宇项目等社团活动。同时,“校内、校外义务维修”“便民服务”活动,旨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技能训练,为学生创业创新打下基础。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令中职生“双创”能力提升的基础有了抓手
   以高台县职业中专为例,课题组基于中职教学的特点,在汽修专业首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课程改革。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难题,令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在课程安排上不以理论课、实训课为窠臼,而唯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令理中有实且实中有理。课程改革迫使教师教学法发生本质转变,课堂上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学”转为“主动问”,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课题实验班级该校16级汽修(1)班学生经过近一年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试验,学生学业水平较同级汽修(2)班学生已有明显提升。在凸显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省、市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上,(1)班学生技能大赛获奖率也远远高于(2)班。
   (三)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培养中职生“双创”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以高台县职业中专为例,该校在恒基汽贸、民生驾校、聚合热力有限公司等多家县域内企业建立了中职生实训基地,同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校、兰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该校作为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西部教育与发展中心项目培训基地,得到了基金会在中职生创业创新方面先进理念的引领,与浙江吉利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拓展、联合办学的深化,使中职生“双创”视野更加开阔“双创”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技能大赛梯队培养模式使中职生“双创”基础得到保障
   学科竞赛是与教学紧密联系的活动,是考验参赛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式。以高台县职业中专为例,该校校级技能大赛和各专业阶段性技能比赛作为常规平台,重视技能大赛梯队培养模式的建立。2018年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高台县职业中专选派的24名学生再次全员获奖,创下了省赛连续六年全员获奖的新纪录,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县级职业中学。该校获奖率高出全省平均获奖率25个百分点。其中,14人获得一等奖,获奖率为58.3%,高出张掖市一等奖获奖率3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一等奖获奖率43个百分点;4人获得二等奖;6人获得三等奖。在交通运输类赛项中,我校选派的6名学生中4人获第一名,并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国赛。
   “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技能大赛梯队培养模式把比赛项目和创业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提高了中职生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发挥共享型实训基地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创业创新技能
   以高台县职业中专为例,该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了汽车美容服务、家电维修、计算机维护维修、健康教育咨询等创业创新活动。尤其是该校医护爱心服务——“我为乡亲量血压”活动团队,被评为“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这些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把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机整合,实现了技能培训和创业创新教育的有机统
  一。该校还把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融入学生社团发展中,创建汽摩协会、“天使爱心”服务社团等学生创业创新社团,在校内外开展基于專业技能的创业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广场、村社开展家电维修、医护爱心服务、健康教育咨询等创业创新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三、结语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方向,也为学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通过社团建设来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45(1):58-59.
   [2]皇甫仁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内外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亚太教育,2016(30):142-143.
   [3]张惠东.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1(4):54-55.
   [4]陈月波.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2014(17):21-23.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