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市场视角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校作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基于市场视角,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纵观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变革趋势可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建设及经济主、客体建设存在转化受阻的现象,基于此,应逐步优化市场建设,刺激市场客体变革,进而建立健全的市场保障机制,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关    键   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济体制;市场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36-02
   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的影响下,一方面,高校渴求通过创新型科技提升核心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量的授权专利被摒弃。为此,高校应当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理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文深度剖析了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
   一、深度剖析制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因素
   (一)从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建设角度分析
   市场主体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具备稳定的主体架构,还要通过各主体的参与协调刺激市场活跃度。
   (二)缺失科研成果转化市场主体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享有转化效益所有权并具备成本风险和基本义务的集体或个人。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等级可划分为如下三种。
   (1)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本身;(2)科技成果转化的上游市场技术信息交易市场;(3)技术成果交易达成后的技术成果服务市场。上述三类技术信息市场尚未完善,且缺少主体。而高等院校是国内科研成果提供方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成果轉化承担着一定职责。
   (三)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成果转化活动的积极性不足
   针对上述三个等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来说,现阶段架构完善且运行成熟的当属成果交易中游市场,但其突出性的问题是技术交易的主体参与度低。归根究底,是由于当下大多数高校基层科研人员将发展目标侧重于职称晋升,缺乏对成果转化的重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专业领域科研人员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完成一定指标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业机构认证并颁发的科研成果奖励才能享有晋升职务的资格,并且高校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也与专业技术职务直接挂钩。这直接导致科研人员盲目追求学术论文的发表和科研项目鉴定,对科研成果转化漠不关心,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建设的积极性更是微乎其微。据相关社会调查可知,仅有一小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乐于将科技成果发布到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上进行共享,而创新科技需求方对登录信息平台进行咨询和查找信息的意识也亟待加强。
   二、从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客体建设角度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客体在专业领域又被称之为科技成果转化对象。基于市场建设的角度,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优质的商品和稳定的供求关系,为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核心也就是保证科技产品的性价比。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科技商品也存在如下两种形式:科研技术信息和科技技术成果。
   (一)高校科研信息来源分类
   高校科研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基层科研技术人员的个人喜好。当下大多数奋斗在基层科研领域的技术人才所选择的科研方向是出于个人喜好。从某种角度来说,科研方向的选择顺从个人意愿是正确的,但这未必会被主流市场所接受。如果科研人员未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而是盲目地查阅参考文献和资料,在此过程中,察觉参考文献与资料不足以满意需求,进而选择习惯的方向开展研究,那么,这种略带被动和屈服的选择必然是错误的。例如,文献资料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与技术市场需求不吻合,且文献中资料所提供的参考信息失真也会制约实践活动的开展。
   2.部分科研信息来源于科研人员的年度申报项目,并由高校主管部门确定选题范围和具体的研究方向。但部分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时受到主观意念的唆使,又重新选择个人喜好的研究方向,导致科研成果与主体市场不适应。通常,指定题目的课题可省略诸多麻烦,但科研人员在深度探究具体问题时,与技术需求方缺乏沟通,也使研究成果缺乏有效性。
   3.科研单位与技术需求单位的合作多以产学联合项目为主,而此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也相当可观。然而,此类产学科研信息在科研技术信息市场的占比岌岌可危。
   (二)科技成果表现形式分类
   当下,科研技术成果的表现形式包括如下几方面:(1)数量体系庞大的学术论文。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学术论文的发表与基层科研人员的经济效益与职务晋升息息相关,为此,高校教育教学人员将重心倾向于论文发表,缺乏对成果转化的重视,同时这些论文的转化率几乎为零。(2)专项研究报告,具体来说,就是高校教职人员或科研人员所获取的专业研究成果。如果科研人员的项目通过鉴定与评价后就代表结项,由于目的性不纯,导致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长期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交易。
   三、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技术信息交易市场
   在国内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建立初期,应当将技术信息交易市场作为建设核心。针对此,一方面,高校科研主管部门要及时将科研成果公布到网络平台上,完善技术信息交易基本功能。例如,技术的需求方、各企事业单位应当将技术需求及难题公布到网络平台上,并初步确定技术完成时间、标准要求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促进信息交互共享,加强合作。另一方面,高校科技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年度申报活动,面向事业单位征求课题与研究方向。与此同时,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究合作项目。    (二)优化技术成果转化市场
   当下,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会顺从个人喜好选择科研方向,由于此类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导致转化效率偏低。针对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应当强化特异性转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而提高转化管理水平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倡导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基层科研人员会主动联系需求投资,进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2)基层科研人员对此类科技成果的经济诉求不能过高,要尽量保证客观衡量标准。(3)科研人员需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无偿给予技术供给,待产生经济效益后索取相应报酬,如果未能取得经济效益,则将其作为尝试。
   (三)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后续跟踪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售后服务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市场,具体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1)科研人员作为技术成果的提供方,要积极承担责任,为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跟踪服务,切实解决试生产环节的一系列问题。(2)高校科研技术供给部门要预留充足的时间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且科研人员应在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后,为其提供附加服务,并为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指导服务,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推进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深化变革
   当下,我国各大高校都推行学术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依据所完成的高水准科研项目的数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及获奖项的数量作为科研职务晋升的评判标准,而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缺乏重视,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参與积极性不高,创新科技产业链断裂,科研成果被无端浪费。再加上专业技术职务与基层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紧密相关,且这些量化的科研指标又成为选拔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指标,使科研成果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五)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当下,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并不是成果转化,而课题研究成果是要经过统一鉴定评价的。基层科研人员要完成专项任务或获得职务晋升机会,只需单纯地发表学术论文或掌握授权专利即可。此种评价机制导致基层科研人员在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转化缺乏重视,为此,切实推进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变革势在必行。具体变革措施如下所述。
   (1)从科研人员角度来说,根据其从属专业差异,适当增加成果转化的具体内容,不能单纯地依靠发表论文或出版书籍。(2)改变高校科研主管部门的项目鉴定方式,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鉴定过程,将成果转化确立为主体参考标准。(3)优化经费资助方法,将专门立项资费改为成果转化后的补助资费。
   (六)构建有针对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高校科研部门需加大对科研奖励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基于科研具有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回收效率低的特征,科研承担着较高的风险。针对此,高校应当支持投身于科研的人员,保证其在经济上的同等回报,确保科研人员能够全身心地参与科研,进而确保科研成果满足实际需求。另外,高校要建立专项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尤其是对科研成果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要进行重点奖励,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再者,还要形成科研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机制,搭建“积极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成果成功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奖励科研人员—积极科学研究”的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供需关系调整的视角,高校应当切实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不仅应当完善技术信息交易市场,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还需强化科技成果,完善后续跟踪服务,建立科研人员评价与奖励机制,以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明忠,孙旭东,孙杰,等.高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5(3).
   [2]张卫良.人才培养质量视野下的教育政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3]杜萍,周军.第三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2(3).
   [4]张凤梅.工具主义视角下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9).
  编辑 尚思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