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创业导向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问题,提出运用模块化教学理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能力素质需求,对应用文写作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提高课程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关联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应用文写作;模块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88-02
   应用文写作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学形式,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要道》中指出:“大学毕业生一定要能写工作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1]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必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能力素质需求利用现代化的模块化教学理念对应用文写作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见的提出,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影响了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课时无法保障
   应用文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是由于不属于专业课程,很多学校只有文科专业设置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即使有的理科院系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一般情况下也只有一周两节,由于课时有限,很多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往往一带而过。
   (二)内容比较陈旧
   虽然最近几年内应用文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是教学却一成不变,很多教材内容都存在老旧和雷同现象,对学生的实践性操作要求比较少,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公文有十几种,但是决议、公告等公文学生很少用到,不能切合实际需要。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从现阶段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大纲可以看出,教学模式主要根据特点、种类、格式和例题导入教学。教学中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虽然教的多,但是学生练得较少,纯粹理论知识的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2]
   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利契机下,实施模块化教学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
   二、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理念
   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这些模块可按专业设置进行组合式教学,可随着新专业、新科目和新教材的出现及社会需求演进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3]目前在国际高等教育中模块化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实际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基础知识以及各项素质,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着重于传授专业系统的知识以及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它们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较为成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和需求之间建立起了灵活协调的供需关系。为了使学生更牢固、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形成了先进的模块化教科书、完善的专业课程模块建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综合型的考核形式相结合的高质量、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机制。[4]
   我国模块化教学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其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高校以及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公共课程方面的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对现有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资源进行模块化的优化组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相应的模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加强应用文写作课程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关联性,以适应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模块化教学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意义
   如果说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基本特征是“三核心”(即教学、教师和教材)的话,那么模块化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三主体”,即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应用能力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主体目标。
   首先,模块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控制者和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推动者、指引者和参与者。学生成为自主建构者、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行动者,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通过转换师生的角色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置于中心位置。
   其次,模块化教学模式强调实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了引领学生完成各种写作实践任务,教师要全面掌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和成绩评价等教学要素,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和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现应用能力作为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主体目标。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要让学生在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主动练习完成应用文写作的实践,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重构,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四、模块化教学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一)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置
   模块化的课程内容设置要求通过分析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选择特定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培養学生在未来职场中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提前得到相应职业能力的培训。
   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通过分析论证,梳理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以实践任务驱动为主的模块化教学形式替代传统的以文种格式介绍为主的教学形式。以专业需要为标准将不同的应用文类别制成模块,如以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礼仪文书、专用文书等大类为一级模块,下面分为几个二级模块,往下再细分为若干个三级模块,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各个模块具体内容的设置以帮助学生获得应用文写作技能为目标,加强写作实践练习,使学生通过一项项具体的实践任务的完成,提高理论水平、思想修养、思维能力、写作技巧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程内容可以按各专业的职业发展内在需要进行编排。把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管理、政府公务、商务活动以及礼仪交流等工作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实践演练,使学生积累职场应用文写作的实际经验。
   (二)教学方法的模块化构建
   模块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先是教师给学生设定工作情景,然后布置实践任务,讲解相关应用文种的知识和写法,再指导学生分析例文,一边示范写作,一边帮助学生从中找出不同文种的规律,再完成对应的写作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最终使学生独立完成类似的工作任务。
   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要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教师从示范中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工作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写作热情。要注重不同文体之间的辨析,采用比较教学法,讲解内容与实践任务有机结合,达到方法与实践相统一。课堂和课后的练习中,编选一些贴近职场、实用性强、格式规范的应用文案例和典型的错病文供学生练习和纠错使用。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联系本地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让学生体验真正的职场环境,在贴近实际的工作中体验应用文写作的全过程。例如,在学习写作调查报告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地企业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最后统计和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既服务了企业,又锻炼了学生。
   (三)成绩评定的模块化组成
   成绩的评定往往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由教师个人评定,也不能仅凭考试的卷面分数,要采用模块化的综合评价制度。
   模块化的综合评价制度要坚持多元化主体评价的方针,既看结果,也看过程,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课外实践以及考试成绩按照相应的比例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得到学生的期末成绩。对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课外实践等平时成绩的评定,要公正公开,鼓励学生本人乃至全体学生参与,实现自评、互评、定评三合一。成绩评定要贯穿于平时教学之中,能够利用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肯定。
   总而言之,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看成是各部分之间既相互关联和影响,又各自独立,由若干模块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系统。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不同层级、不同内容、不同作用的模块优化组合,灵活运用,充分发挥这些模块组合的优势,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要道[J].中学语文,1981(6):5.
   [2]冯涵.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管理与科技,2016(1):188.
   [3]张海霞,李俊武.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圈,2007(17):136.
   [4]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2011(4):56-58.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