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已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生学习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推进课题研究进展的角度,还是从提升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的角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更好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予以鼓励和合理的资助,是研究生培养领域值得思考的重要环节。因此,从研究生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研究生竞赛资助模式两方面展开研究,进而有效提升研究生在学科竞赛中的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研究生;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48-02
研究生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学科发展和加速科技创新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和各级省市及地区,每年都会组织大量的学科竞赛,如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涵盖工学、理学、文学、哲学等各个专业和学科,并且还有許多有针对性的特色竞赛,如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等,这些学科竞赛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然而,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对此类学科竞赛的参与度仍旧不够高,其原因可以归结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生不能在学科竞赛中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受到制度、资金等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因此高校有必要研究出合理的研究生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竞赛资助模式,尽可能地为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相应的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通过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来提升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研究问题及现状分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已经逐渐成为高等院校探索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在如何通过学科竞赛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目前仍面临着多重困难。浙江省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500名受访的研究生中,参与学术创新竞赛热情较为高涨的学生约占63%,其中对参加相关创新竞赛的价值给予高度肯定的约占54%。可以看出,受访的研究生对参加学科竞赛价值的认知程度不够,反映出实际比赛收获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此外,目前还存在着难以将研究生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缺少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及专项经费支持等问题,上述问题影响了研究生参与学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利用学科竞赛平台,充分发挥本校各学科的优势,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持续健康地开展竞赛工作,通过学科竞赛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在开展学科竞赛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互通有待加强
在研究生学科竞赛方面,跨校间的信息交流较少,因而跨校组建竞赛团队会遇到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同时,学院之间和学科之间的界限难以打通,因此很少有机会能跨学科参加竞赛,参赛团队常局限于校内学科专业研究领域。
(二)奖励机制有待完善
在学科竞赛的奖励机制中成绩评定机制不够完善,目前主要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竞赛成绩,没有完善的定性评价机制,对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团队和学生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再次参加相关竞赛的积极性。
(三)经费匹配有待优化
投入竞赛的经费常有四种来源:指导教师科研经费、学科发展经费、学校设立的专项学科竞赛资助经费及联合培养合作企业的支持经费,但目前针对各类学科竞赛的支持经费投入主体尚不十分明确。同时,由于学科竞赛种类较多,支持经费常不能根据实际的竞赛题目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匹配。对一些竞赛作品制作时间较长,又恰逢寒暑假时期开展的竞赛,常会出现支持经费很难及时落实的情况。
二、基于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在分析高校相关政策,与学生竞赛指导教师认真交流,并进行问卷调查等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的汇总和分析后给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增强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宣传工作
对由权威机构组织并经学校认定的国家级、省部级及由学校组织的各类研究生竞赛进行宣传。宣传内容包括竞赛介绍、竞赛往年获奖情况、竞赛获奖学生讲座、指导教师竞赛解析等。
1.学科竞赛介绍
研究生院通过海报、信息发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和推送平台,对竞赛内容(题目)、参赛时间、获奖比例、团队人数、举办单位等内容进行介绍,便于让学生对各类学科竞赛进行简单的认知与了解。
2.历届竞赛获奖宣传
研究生院对本校在各类研究生竞赛中所获得的名次、奖项进行介绍,提升学生对学科竞赛的认知。
3.竞赛获奖学生讲座
研究生院或各二级学院组织各类研究生竞赛获奖学生对所参加的竞赛内容进行介绍,包括参赛经验、竞赛规划、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作品简介等内容,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各类学科竞赛的认知,了解竞赛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需技能、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方式等情况。 4.指导教师竞赛解析
竞赛指导教师在比赛前统一对参赛学生进行赛题讲解分析、赛程时间安排、参赛注意事项等培训,便于学生提前获得各类竞赛的详细信息。
(二)竞赛承上启下,注重经验的传承
在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中参赛学生多为研究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研究生在一年级时参加过学科竞赛,积累了一定的参赛经验,已具有一些比赛必备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科竞赛的价值和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竞赛承上启下指的是,组织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参加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使其参赛经验得到传承,影响和带动低年级研究生尽快进入竞赛状态,缩短团队磨合时间,加速竞赛所需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参赛作品质量。
(三)增加跨学科的竞赛交流与经验共享
研究生各类学科竞赛题目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也包含很多跨学科的综合性题目。专业性较强的竞赛一般由相关专业学生组队参加,但跨学科的综合性比赛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协作完成,鼓励相关领域各专业学生加入团队,推动各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合作,克服参赛团队成员专业单一的问题,能够促进跨学科交流、促进学院之间的沟通,提高参赛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各专业研究生经过比赛的磨合过程,有利于毕业后在工作中与相关专业人员的配合。
(四)制订合理的加分政策,定量、定性综合评判
根据研究生学科竞赛的项目级别和获奖等级制订相应的奖学金赋分标准。在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量化评分标准中,提高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加分的占比,使研究生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学科竞赛,提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在奖学金的量化评分标准中,关于研究生学科竞赛加分,应综合考虑研究生在竞赛过程当中的工作业绩,因此,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建立评价标准。在考核期内的定量指标,计分标准依据竞赛的项目级别、获奖等级和参赛次数等,以针对整个团队赋分的形式进行计分。建立在考核期内的定性的指标,以所在学科的学术专家的指导性评价和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评的结果作为定性考核的计分依据,以针对学生个人赋分的形式进行计分。综合定性和定量的两个方面的赋分结果,建立更全面、更合理的研究生学科竞赛赋分标准。
(五)完善研究生竞赛资助模式,大力推动创新研究
1.学科竞赛参赛项目资助
对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参赛项目资助主要用于参赛学生和团队的报名费、差旅费、作品制作材料费、竞赛所涉及的专用设备及其他必须开支的费用。
2.学科竞赛参赛期间补助
对于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参赛期间补助主要用于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团队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如寒暑假期间竞赛、封闭竞赛、限时竞赛、国家级竞赛等,以保障参赛人员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能正常进行比赛,鼓励参赛人员做出更好的参赛作品。
3.学科竞赛获奖奖励
关于各类研究生学科竞赛,根据所参加的竞赛级别和获奖等级,予以参赛研究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获奖的参赛人员,可以鼓励更多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学科竞赛,对鼓励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研究生再次参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
学科竞赛是提升研究生创新力和学术研究团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在学科竞赛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竞赛指导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会增强自身实践知识的积累,加大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学校为学生解决信息查找、硬件资源、比赛经费等问题,制订出一系列合理的奖励政策,更好地鼓舞学生投身学科创新的活动。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能够创造新的发展契机,营造更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迪.当前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因素:基于宁波市样本[J].管理观察,2014(27):14-15.
[2]颜建永,黄珊.大学教师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发展的逻辑一致性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8,10(4):10-15.
[3]付艳,钟泽琪.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学术镜像[J].金融縱横,2018,15(8):27-31.
[4]张荣,曾礼强,陈佳.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及相关问题解析[J].经营管理,2017,32(194):194-196.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