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社区发展是社区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改善社区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评价体系是社区发展的一个参照标准和有力工具。本文通过对评价体系思路构建和分析方法的阐述,提出了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为社区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社区;评价体系;空间分析;以人为核心
  一、思路构建
  我国社区发展评价研究体系多基于单方向评价构建,如评价社区环境、经济、资源、安全、生活、服务、管理、社会氛围、居住条件等,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的体系构建缺乏理论支撑,忽略个体人的需求与发展,评价结果缺乏指导性实用性,研究方向不全面;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内容繁杂,定量与定性指标界定不明确,定性指标数据获取困难,缺乏指标层次重要性界定。
  城市规划界对社区的认知近年来逐渐深化,从2000年“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到2006年“由居住下某一地方的人们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区域生活共同体”,到2010年后“社区是城市中的一定地域内具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现代城市社区是组成现代城市的一个基本细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单元”,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存在感支撑城市发展和社区发展”。
  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社区发展思路,融合马斯洛人需层级理论,构建本评价体系。
  二、分析方法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有关技术的统称。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随着空间分析向更深层次发展,空间分析逐步走向为决策提供支持。空间分析对象是与决策支持有关的地理目标的空间信息及其形成机理,主要强调相关数学建模及模型的管理与应用。空间分析可以理解为在对地理空间中的目标进行形态结构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对目标的空间关系和空间行为进行描述,为目标的空间查询和空间相关分析提供参考,进一步为空间决策提供服务的功能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空间数据探索、空间回归分析、空间机理模型、空间统计-机理模型、空间复杂系统模型、空间运筹模型、空间数据挖掘。
  本研究中,主要涉及空间查询与量算、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现将以上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如下:
  (1)空间查询与量算
  空间查询与量算是查询和定位空间对象,并对空间对象进行量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之一,它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高层次分析的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为进行高层次分析,往往需要查询定位空间对象,并用一些简单的测量值对地理分布或现象进行描述,如长度,面积,距离,形状等。实际上,空间分析首先始于空间查询和量算,它是空间分析的定量基础。
  图形与属性互查是最常用的查询,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按属性信息的要求来查询定位空间位置,称为“属性查图形”。其中属性信息查询与一般基于SQL的非空间关系数据查询没有区别,只是在查询到结果后,再利用图形和属性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在图上用指定的显示方式将结果定位绘出;第二类是根据对象的空间位置查询有关属性信息,称为“圖形查属性”。该查询通常分为两步,首先借助空间索引,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快速检索出被选空间实体,然后根据空间实体与属性的连接关系即可得到所查询空间实体的属性列表。通常提供的空间查询方式包括三种:一是基于空间关系查询;二是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三是地址匹配查询。
  (2)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方法之一。GIS软件通常是以分层的方式组织地理景观,将地理景观按主题分层提取,同一地区的整个数据层集表达了该地区地理景观的内容。每个主题层,可以叫做一个数据层面。数据层面既可以用矢量结构的点、线、面图层文件表达,也可以用栅格结构的图层文件格式进行表达。
  叠置分析是将代表不同主题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叠置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而且还将输入的多个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叠置分析要求被叠加的要素层面必须是基于相同坐标系统的相同区域,同时还必须查验叠加层面之间的基准面是否相同。
  从原理上说,叠置分析是对新要素的属性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往往涉及逻辑交、逻辑并、逻辑差等运算。根据操作要素的不同,叠置分析可以分成点与多边形叠加、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与多边形叠加;根据操作形式的不同,叠置分析可以分为图层擦除、识别叠加、交集操作、对称区别分析、图层合并和修正更新。
  (3)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它在交通、林业、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其确定是空间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交通沿线或河流沿线的地物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公共设施(商场,邮局,银行等)的服务半径,大型水库建设引起的搬迁,铁路,公路以及航运河道对其所穿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均是一个邻近度问题。
  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缓冲区分析是指以地物实体为基础,建立其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缓冲区图层(通常为多边形),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它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
  三、评价体系构建
  以满足人需为评价标准,以空间数据分析为手段,以空间定量分析为方法,采用综合评分制,构建社区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从人需角度考虑,将被评价的相关空间数据分解成两大层次,即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生活体验的正面影响要素和降低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生活体验的负面影响要素,并进一步对两个层次的影响因素进行细化,确定得分制度,正面因素为加分,负面因素为减分。
  为保持综合评价的科学性,中心城区所有社区评价,可参考社区实际情况和功能定位,将各影响因子权重按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并参考评价方法进行评分。
  将中心城区社区正面、负面影响要素进行分级。
  一级正面影响要素:托幼、小学、初中、地铁、公园、片区中心等。
  二级正面影响要素: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大型超市、轻轨、公交、城市路网、供热、燃气、普通绿地、河流、医院、体育设施、广场、绿道、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
  一级负面影响要素:三类工业、危险品仓库、污水、批发市场及物流集散点等。
  二级负面影响要素:道路堵点、加油加气站、供电、高压线、燃气、涝点、临街道路、铁路、机场、二类工业、城中村棚户区、精神病医院、殡仪馆、传染病院等。
  社区评分方法。利用信息类加权法、服务类加权法、数据统计法等空间数据评价方法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并依据因素权重计算得分。社区评价数据结果与标准分值表对比,明确单体社区发展现状问题,作为社区调研工作、社区规模划定、空间方案制定工作和制度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
  未来将基于目前掌握的各类人口数据、空间数据、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整合计算得出得阶段性成果。并在完善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模型,修正评价成果,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1] 刘承水,王强,刘玲玲. 基于现代社会组织理论的北京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评价指标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3)19-24
  (作者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8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