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解剖学教学方式的实践和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体解剖学课程是很多学科的基础课,以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为理论依据,探索人体解剖课程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促进解剖学课程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解剖学 教学方式 发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22-01
1.现今各高校解剖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等分科共同构成了人体解剖学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是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式。理论课一直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单方面的枯燥学习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同样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相较于实践课来说,课程量设置极大,周学时将近在六到八节课。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课程量设置极多,学生失去积极性,上课效果变得越来越差,出现学生上课不听讲、走神、甚至逃课的现象;而对于实验课来说,一般都有很好的开始,毕竟学生对于实践课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在理论课的影响下,学生有了厌学的情绪,开始厌烦自己动手操作,厌烦解剖学,以至于实践课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拒绝实践课的原因当然还包括學生对于尸体标本的恐惧以及厌恶,使他们失去了自已动手的欲望。所以,为了发展解剖学,必须进行解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创新发展解剖学教学模式
2.1改进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理论课一直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被普及,但由于高校解剖学教师年龄差异大,对多媒体讲课技术的掌握和利用程度参差不齐,大多资历较高的老师甚至拒绝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通过科学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倾向于接受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一些生涩难懂的知识,和部分难以想象的抽象状态,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配上相应的图片,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构,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既加深了越深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促使学生不断理解、熟悉现代科技信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能良好适应社会的新人才。在促进创新发展理论课教育方法的同时,重视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作为重中之重。各大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植入仿真标本,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
2.2改进课程安排与设置
目前来看,各高校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约为2:1,在这种现状下,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反对,理论课学时过长,学生兴趣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应该转变单一的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可以适当的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用自己的理解,加上老师的帮助,完成一堂课的讲解。通过这种讲课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锻炼自己,扎实基础的平台。实践课上,要引进国外先进的尸体制作技术,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保存尸体,避免福尔马林对同学的消极影响,改善实践课上课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2.3改进学生考核模式
考试是每个学校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考试的分量非常重,它对学生和老师都有些极为严格的要求。考试于学生而言,是检测自己是否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手段,对于老师而言,则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手段,所以说,考试非常重要。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考试的弊端也逐渐展现出来,例如说,考试试题单一,只能起到检测理论知识的作用,并且由于所有学生的试卷题目一致,极易出现作弊现象;大量试卷的印刷,不能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印刷成本高;批阅工作量大,在解剖学中,有些问题并没有特定的答案,不同学生对于同样的案例均有不同的分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批阅难度。还有不同的老师对于同样的主观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样试卷批阅也会出现不公正的情况。所以,引进先进的电脑解剖学老师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都有极大的益处,能够减少老师的工作量,提高考试的公平程度。
3.总结
总的来说,老师的最终目标都是让学生自觉、快速地掌握、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各大高校需要结合解剖学科自身规律,创新发展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莉.浅谈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6(8):61-62.
[2]任邵川.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当代临床医刊,2017(6):3610,36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