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银行担保圈风险及其化解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内多数银行虽然早就领教过担保圈的危害,但始终未建立起防止担保圈风险的预警机制,在业务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码,信贷准入门槛不断放松,担保圈问题反而越演越烈。文章分析了担保圈的形式特征,传染途径,并提出了风险化解的具体方式,能够有效指导银行信贷实务操作。
作为银行来说,寻找担保企业本是一种降低风险的自然选择,但由于机制设置存在漏洞,担保圈风险不断上演,甚至引发区域性和行业性金融风险,给大量企业与银行带来惨重损失。本文介紹了担保圈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化解之道。
一、担保圈的主要特征
(一)联结形式
企业担保圈呈现“线、环、网”三种联结形式,通过这三种信用捆绑,企业信用联合的强度不断增大。
1.线状担保圈。这是企业之间形成担保圈最基础的方式。A企业向银行融资,请求B企业为其担保,反过来,B融资的时候再有A为其进行担保。B企业再融资的时候,还会与C企业形成互保关系。以致往下延续,组成了线形担保圈。
2.环状担保圈。假设ABCDEF六家企业同时存在融资需求,在银行进行放贷过程中,六家可能就形成一家贷款,其余五家进行担保的担保圈,每家企业都要对其他企业的贷款负责,彼此捆绑在一起,形成环状担保圈。或者是六家进行循环担保,A给B担保,B给C担保,C给D担保,D给E担保,E给F担保,F给A担保,组成了循环型担保圈。
3.网状担保圈。在以上线状担保圈和环状担保圈的基础上,由于圈内企业多头授信情况较多,难免与圈外企业进行互保,于是,大量企业交叉进入各个小担保圈,从而形成了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密集的犬牙交错的网状担保圈。
(二)涉及层次
针对每家企业牵扯的范围及深度来说,担保圈又分为核心圈、夹心圈、外围圈三种类型。核心圈多是由区域或行业内主导企业及其关联企业构成,资产规模大,担保范围广,对外担保多达百余家,如果该企业倒下,其他涉及的企业因牵连都难以自保。夹心圈存在与核心圈企业的单向担保关系,对外担保链较少,但受到核心圈风险蔓延的影响。外围圈指的是与夹心圈企业存在较简单的互保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并没有深度涉入担保圈,危机发生时抗风险能力较强。
(三)风险状况
基于风险状况,担保圈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健康型、可控型、危险型。
1.健康型:担保圈内融资以优质客户或大型企业为核心,担保圈内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保证企业保证能力较强,保证人和借款人不存在过度融资问题;如为单一互保,双方的信用等级较高且符合一般信用贷款条件,抵押物价值能足额覆盖融资余额。
2.可控型:担保圈内少数企业经营状况一般;圈内少数企业担保能力不强,或存在过度融资;圈内企业担保关系相对复杂,担保圈内保证关系较多,或存在未披露的对外担保;如为单一互保,其中一方的信用等级较低。
3.危险型:担保圈较多企业经营状况较差;圈内少数企业担保能力不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圈内企业担保关系十分复杂,或存在较多的关联担保、互保或暗保;圈内个别非核心企业出现欠息、逾期等违约记录;圈内部分企业融资风险已经全面暴露。
(四)风险传染特征
担保圈引发的风险传染路径如下:单笔贷款风险——融资担保圈风险——区域性(行业性)金融风险。以笔者所在的地方为例,2014年1月,某食品公司出现财务危机,逾期贷款过亿元,与其存在互保关系的公司纷纷告急,信用冻结,银行开始对某活塞、某重工等公司抽贷。3月份,与其有互保业务的某贸易公司老板失联,涉及三家银行的2000万贷款出现风险,同时暴露出几千万元的民间借贷。5月初,该担保圈内另一主要成员法人跑路,其控制的三家公司贷款出现风险,涉及本地及其他县市区众多企业。14年、15年两年时间,本地多数企业都被牵扯进担保圈。
二、担保圈风险成因分析
(一)经济深度转型与行业危机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的历史就已经终结,迎来发展的新常态。首先,人口结构迎来刘易斯拐点,劳动适龄人口开始下降,成本升高的同时,全球化红利衰退、贸易再平衡加速、制造业增长放缓;其次,随着债务风险的加速暴露,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也已遭遇瓶颈,房地产行业也面临深度调整的局面。由于国内外总需求呈现萎缩态势,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进入“新常态”。但在十年多的经济上行时期,企业基于对未来盈利预期,大量借贷过度投资,企业整体负债率过高,由于多数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危机。
(二)担保规则滥用
在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明确规定不允许债务人为保证人提供担保,因为债务人自己充当反担保人时,不存在可期待的追偿权,亦无从为其设立反担保。我国《担保法》没有规范债务人、担保人与反担保人的法律关系,对债务人能否为保证人提供反担保的问题缺乏相关规定。一般来说,互保双方都签有协议,明确了双方担保的额度,这种潜规则却在实际信贷业务中广泛存在。借款企业与担保企业之间互相提供担保时,担保圈便随着参与企业数目增多而自然形成了。
(三)银行的羊群效应
在担保圈危急中,银行既是受害者也是作俑者,盖因连年增长的考核任务,逼得广大业务人员不断放松准入门栏,基层支行经营行为扭曲,为了完成业务不惜替客户进行财务造假,给银行未来的经营埋下定时炸弹。一旦形势逆转,担保圈开始出现危机的时候,银行又会竞相收贷!他们相信这种努力会提高自身资产质量,却没有意识到当所有的银行都按照这种逻辑行动时,作为整体的银行机构陷入了合成谬误中,被收贷的企业开始通过传染链将风险传染至看起来稍微稳健的企业,信贷紧缩加剧了财务状况的恶化,导致银行想实现提高资产质量的目标朝相反的方向滑去。
(四)投资饥渴症与企业盲目负债扩张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当年在 《短缺经济学》 中曾描述社会主义经济的 “父爱主义”弊端,以及由此引发的软预算约束与投资饥渴症现象。虽历经几十年改革,但科尔奈概括的这些经济弊端于今日几乎全部依旧,形成了“GDP崇拜”、“政府主导”到“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路径。不仅是国有企业依托政府兜底盲目扩张,地方民营企业也被政府政绩驱动,开始了拼政策、拼贷款的粗放发展模式。在这过程中,信用扩张速度异常迅速,信贷总量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不到150%上升到了2012年的超过200%,2014年6月末,中国金融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很多企业依赖高负债经营,习惯于低成本复制、赚快钱,不愿意提高高技术含量,一旦银行突然抽贷就会陷入生存危机。
三、担保圈风险化解机制
(一)严格落实政策
针对担保圈危机,银监会在2014年7月下旬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银行严格控制企业间互保、联保、循环保贷款规模,同时对于企业的担保客户不得超过5家、担保额度不能超过净资产进行了限制,并且要求商业银行彻底清查担保圈风险。银行需要的是根据通知意见不断完善制度,谨防风险过度传染。
(二)分类分层退出
首先应绘制辖内所有公司客户担保圈关系示意图,厘清担保关系,区分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风险较大的。其次要对形成担保圈的主要保证链条进行切割,实现“大圈化小”,风险降低,或对担保风险传导的高危环节进行预警,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尽快隔离风险,防止风险扩散。最后,对形势可控的担保圈,要提高抵质押比重,减弱担保的影响,最大限度将圈内担保额降低,逐步取消担保圈。
(三)推进部门协调
担保圈危机一旦爆发,往往是系统性的,单个银行无法掌控。从温州、杭州、常州等地的处置案例来看,政府决策是否得当有利至关重要,应着眼整个担保圈,提前布局,防止风险蔓延。有条件的话,对于多头授信的企業,采取“类银团”贷款,进行联合授信,每家企业确立主办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银团贷款的参与者,防止突然抽贷带来的连锁效应。
(四)加快业务创新
要破解担保圈风险,银行必须重塑科学的风险控制理念,认真分析借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通过设计个性化信贷产品,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有效把控风险,将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五)强化风险预警
国内多数银行虽然早就领教过担保圈的危害,但始终未建立起防止担保圈风险的预警机制,在业务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码,信贷准入门槛不断放松。由于银行是顺周期行业,经济上行期的利润未必能够覆盖下行期的风险,这也是对银行最大的教育。(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