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信息化为翅膀 从环境解读人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课拟以环境为切入点,打破常规解读人物的方法,借助信息化,直观地感受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作用,使“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环境解读人物,实现由“这一篇”到“这一类”的迁移。
  【关键词】中职语文  信息化  环境  人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94-02
  一、案例背景
   “老师,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小说”。
  “老师,这《边城》是小说吗?没有情节,这么无聊。”
  教师强调经典课文的魅力,但学生读后往往不这么认为。选入教材的经典名篇,文质兼美,有丰富的教学价值。经典名篇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一线教师困惑的问题。
  二、教学设想
  《边城(节选)》是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作家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边城(节选)》为小说的开篇,从湘西边境青山绿水的场景中揭开了故事的序幕。
  因为时间的阻隔,阅历的有限,00后学生的阅读期待、欣赏趣味、认知水平,距离作者的世界非常遥远。笔者执教《边城(节选)》时,正值杭州市职教举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以此为契机,让这篇情节寡淡的散文式小说,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为00后学生所喜爱,拉近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并且学到知识。
  在以往的小说学习中,对于解读人物,教师强调更多的是语言、肖像、行为等传统的描写方法,而忽视环境对人物形象的重要影响。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难点为掌握通过环境描写解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实践
  (一)课前——寻找翠翠
  教师:
  由于教材内容是小说节选,存在着信息量不足的缺陷,教师自制《边城》资料包,以电子书的形式赠送给学生。内含《边城》全文、名人名家评论、《边城印象》访谈节目等。电子书籍便于携带,能缩短学生与传统书籍的距离感,且学生能更好地在完整的作品体系中,品鉴课文所节选的部分。
  学生:
  1.课前以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师布置的任务
  借鉴湘西网“寻找翠翠”活动,寻找各自认为合适的明星作“翠翠”,作为湘西旅游形象代言人。
  2.结合教材内容寻找依据
  再次搜寻合适的明星图片,经过图文整合,各小组制成电子相册。
  信息汇总:从两次上交的预习作业情况对比,初读课文时,他们饶有兴趣地选择了吉克隽逸、赵丽颖等明星,而再次认真读完课文后,学生推荐的人物出现了聚焦状况,得票最高的是明星王珞丹。那么她是否真的符合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形象呢?以疑带读,引导学生再读文本。
  以上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文字到图片,再到教材,翠翠的形象渐渐丰满,学生心中的翠翠已然初步形成:眸子亮、皮肤黑。
  (二)课中——理解翠翠
  1.走近翠翠
  针对预习作业反馈出来的信息,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基本只停留在以貌取人的初级阶段,这是小说欣赏的缺失。此时,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推荐率最高的王珞丹進行PS,让人物出现在不同环境中:一个场景是采茶园;一个场景是写字楼。学生快速并且直观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视觉冲击带来认知冲突,学生主动地再次走进文本。
  信息化手段只是辅助,语文学习终究要回到文本,圈画寻找是这样的山水孕育了这样的翠翠,如:“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皆可以计数”……学生从教材内容,了解作家为翠翠量身定制的“生长环境”。
  文本找到了,学生能不能对作者营造的意境感同深受,他们的想象是不是可以达到作者描摹的湘西呢?
  为带领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教师提供四首配乐,学生聆听,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竞争朗读,读中悟景,读中生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翠翠的生长环境。同时,播放“湘西山水”视频,填补学生无法亲身踏足的缺憾。学生在音频、视频共同烘托的诗意环境中,理解远离尘嚣的湘西自然风景孕育的翠翠:自然、健康美。
  走近翠翠,走进湘西,通过对文字的体悟和视听感受,翠翠的形象由平面而立体。在环境品读中,感悟人物形象 ,解决教学重点。
  2.走进翠翠
  “学习贵在有疑处解疑,无疑处生疑”。当学生完成了“自然——翠翠”关系的解读后,层层剖析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爷爷,翠翠还是不是这个翠翠?意在感受翠翠的成长深受朴实民风的熏陶,更受其朝夕相处的爷爷为人处世的影响。爷爷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所以翠翠“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学生认识到翠翠的“人文性”:善良、淳朴。
  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作用至此已显而易见,在完成“谁是翠翠”和“为什么是翠翠”的解读之后,按照认知的呈递规律,通过“走进翠翠”,从电子书显现的小说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来反观开篇。文章哪些环境描写已经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我们能从这些环境中读出什么?
  意象的运用是沈从文小说的特点,从意象所折射的环境进一步理解翠翠形象。学生寻找教材中的意象:一座白塔、一条小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学生喜欢涂鸦,教师设置简笔画环节,用艺术去感知文本。用简笔画画出这些意象,教师追问若要给画着色,准备着什么色?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黑白色是最好的诠释。
  本环节意在把握意象所传达的凄凉情感,抓住意象,展开想象,锻炼学生从细小处挖掘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至此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翠翠形象越来越丰满,从意象把握中,学生感受到人物悲剧的结局。   3.走出翠翠
  为帮助学生将先前所学课文、已有经验和当前学习认知的勾连,教师特别安排回顾环节,由个例到面例。教学中设置拼图游戏:将课文孙犁的《荷花淀》、鲁迅的《故乡》、铁凝的《哦,香雪》以及《边城》中具有代表性的环境、人物、标志性景物、性格图片打乱,进行合理拖动搭配。通过迁移拓展,引发学生对已学课文的回忆,学生充分理解环境与人物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更加明了,今后的学习中,解读此类型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增加一种方法:从环境来解读,“人从景中来,形在场中立”。
  游戲环节进一步强化认识“环境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三)课后——回眸翠翠
  合理的作业设计是课堂效度检测的有效手段。作业布置:从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定位出发,根据课文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填词,发布在班级微信群。微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微信群上交作业相比纸质作业,学生更具积极性。
  作业的布置在于加深学生对翠翠人物命运的理解,以及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与环境、情节要素间的总体关联设计,从而巩固小说三要素的逻辑解读。
  四、成效与反思
  本课以“寻找翠翠”活动带动文本解读,以学促教、以教导学,达成“从环境解读人物”的教学目标。走进文本,教学相长,自然生成与有效预设相得益彰。
  1.立足于环境,指向于人物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聚焦“人物理解”。打破学生头脑中人物形象理解的单一性,往往只借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
  2.立足于意象,指向于探究
  意象是浸染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由意象解读小说人物、主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习,合作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探究成果。
  3.立足于课堂,指向于课外
  有一种结束叫开始,每一堂课的结束都意味着另一种学习的开始。通过阅读,获得如何欣赏小说、如何理解小说人物的方法。
   4.借助信息化,指向于文本
  借信息化手段,打通教学内容,落实知识点。用信息化诠释大师经典作品,使学生对有年代感的经典作品,变敬而远之为兴趣浓郁。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从鉴赏一个典型到懂得鉴赏此类小说人物的方法,“赏环境读人物”。当00后遇到《边城》,当《边城》遇到信息化,经典因信息化的介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于我而言,开阔了教学思路,今后必将继续积极探索、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2]陈丽宇.学习文本语言,让阅读有滋有味.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2
  [3]赵博.任务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边城》自读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