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由此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将“大数据”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课题组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问题,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核心技术、价值挖掘、共享平台建设存在的困境。并从提升“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效果,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由此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目前,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大数据技术将应用于各行各业。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要求“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大数据正在改变着社会,并对大众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
大学生电脑、移动设备已全面普及,并且数字化校园建设日趋完善。因此,数据已紧紧的包围着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了思维、生活、学习等网络化的新特征。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不能很好的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特征分析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全面分析,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效果认知。才能开展有效的评价。
(一)教育效果的多变性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时代特征的影响,随时代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大数据背景下,一直以来采取的效果评价方式不再适应教育对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具有多变性。
(二)教育效果的差异性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要是共性教育为主的上课模式,未考虑大学生个体差异。因而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在面对不同个体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差异性。
(三)教育效果的未知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情感教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目前教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育方式,教育效果评价以考试为主,是否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是未知的。因此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让教育效果具有未知性。
二、“大数据”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困境
(一)“大数据”认知困境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正在与社会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大数据思维”正冲击着各领域的传统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中亦是如此,教育者陷入“大数据”认知困境
一是传统观念固化。思政课程是较典型的文史类学科,其教师学科背景以人文社科为主,其思维方式并不擅长用数据,并且对传统课堂的认识的固化。
二是“大数据”意识薄弱。因受学科背景的限制,教师无法从技术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字面意识。且受硬件设施限制,让教师们的可用数据很少,加上大数据专业人才缺乏,无法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导致教师对“大数据”的意识淡薄。
(二)“大数据”技术困境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分析、挖掘、结果呈现、评价模型建立等多学科知识,在进行教育效果大数据分析时,技术的壁垒是教师面临的难题。
(三)“大数据”价值挖掘困境
将“大数据”应用与教育效果评价,其价值在于评价的精准性。但大规模数据良莠不齐,给数据价值的挖掘提出难题。
一是数据存在严重的不完整性,在现实的数据挖掘过程中,存在数据壁垒、数据失真、数据缺失等问题。因此,对数据的准确挖掘带来影响。
二是虚假数据严重。目前因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数据已俨然成为财富的象征。因此,在大数据高昂的回报诱惑下,假数据层出不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评价教育效果。但也存在故意制造出的学习数据,例如挂学习视频,而不学习。因此,如何去伪存真,对数据进行降噪,是挖掘有效数据的關键。
(四)“大数据”共享困境
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必须将校内各种数据进行联通,形成共享数据。共享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高校存在未将大数据应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中去,为有相关的共享机制。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数据利用中难度较大。
三、“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大数据”的评价手段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大数据”的评价手段将促进教师大数据思维的形成,并弄清大数据思维的内涵。特别是大数据定量化和数据化的研究方法;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处理技术;开放性、量化、“个性化”思维的使用。因此,随着教师开放性思维、量化思维、个性化思维的提升,将极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提升“大数据”挖掘价值
通过大数据来有效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提升大数据的挖掘价值。
1.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将大数据准确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中,必须提高数据采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数据的质与量,切实解决数据采集的时效性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很广泛,既有自然数据,又有社交数据,因此,须融合思政课程学习、学生管理、学生活动、学生学习等一系列相关数据。并注重这些数据的时效性。
2.拓展数据采集的广度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多个层面进行反应。因此必须在数据采集的广度上下功夫,并且拓宽数据采集思路,广集数据采集渠道,以能够完整的分析学生的日常思维行为,使之能够准确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创建全方位的评价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方式、态度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效果的评价,对教学内容、以及整体效果等多方面的评价。因教育效果具有形式复杂、隐形、间接、远期等特性,给评价造成困难。就目前来看,通过大数据可以规避传统评价无法量化分析的缺点,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通过教师、学生日常数据的挖掘,并建立相关的关系模型,实现量化研究,并结合传统的评价手段,提升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结语
将大数据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领域,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客观性、全面性。但也存在诸如教师的接收问题、数据的使用问题等,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更加深入,能够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确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云玲.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6):90-91.
[2]谢方园.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D].中北大学,2018.
[3]梁瑶福.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7).
[4]凌小萍,邓伯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7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