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中年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一般,内容空洞,层次、结构混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更重要的是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不能将真情实感有效地表达出来。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拓宽习作的选材面,帮助学生找到真正有意义的写作材料,帮助学生谋篇布局。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的图形、系统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达到思路的清晰和思维的全面拓展。
  一、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具有放射状的结构与大脑发散性功能有效结合,使用有特点的图片、线条、色彩以及特殊字体等要件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思维导图从点到面,从每一个关键字到每一个关键段落,从其中一个关键词到一整幅图画,最后到整个生动的画面。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逐步联想,将这些画面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按照这种方式,坚持训练,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会更加生动具体。
  第二,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学生通过关键词在大脑中不断“截取”出不同画面,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学生通过关键词回想或者想象得出的“答案”,远要比死记硬背来的深刻与丰富。自主产生的作品才可以长时间存放在记忆中,而通过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无法使学生真正受益。所以,通过思维导图增加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
  第三,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作文的方式进行启发和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思维上和情感上的碰撞,而且随着对思维导图的设计、交流以及修改过程的变化,师生间也增强了感情上的交流,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习作教学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习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巧用思维导图,拟定习作题目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方式,针对其中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和学生一起从中筛选出最为精彩恰当的习作题目。例如,三年级上册中的单元习作练习,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这篇习作关键之处在于要写出你去过的地方如何吸引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对你去过的地方感兴趣。在引导学生拟定题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去过的地方列举出来,也可以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自己的喜欢确定地方,拟定习作题目。
  2.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写作思路
  在小学生习作教学活动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记“流水账”。因此,怎样帮助学生克服“流水账”式的写作方式,理清写作思路是整个习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我最熟悉的人”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从样子、爱好、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思维发散,一个特点鲜明的“最熟悉的人”跃然纸上。
  3.巧用思维导图,恰当选用素材
  为了凑字数而凑素材是小学生习作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另一问题。教师应训练学生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切入正题,紧扣主题将事情完整呈现。以“一件有趣的事”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发生在身边的趣事一一列举,选定其中一件记忆最深刻的,进行描述,用准确的语言将场景再现,再将涉及到的人物及事情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展现出来。
  4.巧用思维导图,巧妙布局谋篇
  第一,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裂变,并从中选材。小学生受自身年龄限制,头脑中可用的写作题材和体裁本来就很少,并且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因而导致他们在习作课上像无头苍蝇一样,无从下笔。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为学生演示如何进行思维裂变,如以人教版三年级第一组课文后的习作要求来展开思维导图的应用讲解,习作要求大家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老师首先在黑板中心板书“课余生活”四个字,带领学生想一想什么叫课余生活。“课余生活里有安静的活动,也有其他运动型的活动,那我们先从动和静两方面展开吧!”然后拉开两个箭头,裂变出两个大方向“动”和“静”,再从“动”思考,学生纷纷回答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再在黑板上将“动”裂变为“劳动”“体育”和“科技”。然后,继续带领学生想一想“静”如何裂变,师生互动中在黑板上标出“文娱”和“休闲”。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裂变过程中,更清晰地理解了“课余生活”这个主题,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进行写作。
  第二,用思维导图实现习作的构思。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裂变中选出了自己比較喜欢的题材,但这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继续通过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从细微处,把握如何把这个题材写清楚,如何把自己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因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构思中运用关键词等把学生的创作想法快速记录下来。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同一题材的灵感触发点也不一样,根据题材利用思维导图策划自己的构思。当学生知道了在作文中要写入的具体内容后,还需要运用逻辑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使得文章逻辑更加合理,读者读起来也更流畅。学生要根据自己列出的例子再次思考文章逻辑,哪些例子对应哪个小观点,如何把这些小观点联系起来。在画思维导图时,首先在最右边写上自己的题目,在大括号下再写出二级题目,并再次思考对二级标题进行调整,实现文章的循序渐进,保证文章的条理性,然后将原先思考好的关键词分别列在对应的二级标题后面,进一步完善习作内容,思考这些例子是否合适。这样就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在第二环节有血有肉的基础上,给文章建立了一个骨架。这样的思维导图迅速理顺了学生的思维,接下来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修饰,针对每一部分思考用何种方式如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去呈现,或者有哪些名言警句或者学过的古诗词可以借用,提高文章的含金量。
  总之,思维导图是顺应大脑思维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在习作教学中,解决了学生在面对习作时头脑混乱的状况,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立主题、选择题材、丰富内容、完善文章布局和表达;思维导图能有效拓展小学生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习作水平,帮助战胜写作的恐惧,通过图片、线条、色彩、字体等图形语言刺激整个大脑,使其成为他们学习和管理的工具。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都作为语言的一种,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而图形语言是形象化的文字表达,因此用思维导图教学作文,可以让学生快速步入写作的轨道,轻松学会小学中年级作文。
  (注:本文是湛江市赤坎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7ZJCKYB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