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领会文章思想、感悟语言能力,提高朗读水平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探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动机;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朗读技巧;加强朗读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探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指出:“语文教学中,朗读非常重要,也是阅读的基本功,又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朗读,而且要让学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朗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是否感兴趣,左右着学生的朗读动机,决定到学生的朗读活动,关系到朗读的教学开展。所以,要想让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需要让他们把朗读当成趣事,从而主动参与。
针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點,以兴趣为先导,加强教学设计,在朗读教学中引入动画、游戏、故事、比赛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与直观性,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和强烈的朗读动机,学生充分结合生活阅历,形成更丰富而又不失个性的见解。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为学生提供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视频、图像与音乐资料,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中,学生如同身入其境,触景生情,感受着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与优美意境。这比起以讲代读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进而自觉主动地展开朗读活动,突破文本限制,最终形成个性化见解。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让学生准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毕竟小学生的知识面不广,阅历不深,感悟能力也不强,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难理解到作者所要表露的主要思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教师的朗读示范。教师在进行朗读示范时要置身于作品中,运用音量、声调、停顿、速度等变化,做到朗读铿锵有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渗入学生的内心,使学生也身临其境。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既可以模仿,又可以学习。
教师的朗读示范,有以下三种形式:
1.教前朗读示范
教前朗读示范适合于情境教学的课文。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中,首先将课文的背景、内容和感情做了深刻的分析,在教学前做充分准备,构建文中的氛围,进行感情深厚的朗读,让学生似乎感受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
2.教中朗读示范
教中朗读示范适合于文中的重要部分,多在感悟课文精彩句段的过程中进行。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的话:“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学生可能把握不好,这时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成了引玉之砖,让学生读得更精彩。
3.教后朗读示范
教后朗读示范有一定的品味性和欣赏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比如《清平乐·六盘山》一课,课文深刻有内涵,引人深思,教后朗读示范,能让学生产生共识。
三、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朗读技巧
教师预设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自由读、集体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想象朗读、配乐朗读等,可以准确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课堂朗读的形式越丰富,学生的练习就越充足,朗读水平就更高。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例如,教学《李时珍》时,设计:A.自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针对课本的学习要求,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思想,并做上重要标记;B.轮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后,指派几位学生按文段顺序朗读;C.试读。让学生自主练习语调、语气、语速,争取有感情地朗读;D.议读。通过语言描述和文段结构的分析,同桌进行边议边读;E.比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比较着读;F.听读。学生经过对自读、轮读、试读、议读、比读后,再通过多媒体听读。课堂朗读的形式丰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加强朗读过程的评价
学生在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评价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评价这一点,并且尽可能应用表扬与鼓励,做到“坏话不说,好话多说”,突出鼓舞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和强烈的朗读动机,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童年乐趣》,一位学生朗读到 “只要是颤动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只要去听就是了。” 教师给了他肯定的话,表扬了他好像是罗曼·罗兰在朗读课文,这位学生读得更加投入,轻松活泼地读完了整篇课文。
总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动机,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朗读技巧,加强朗读过程的评价,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努力探索有效途径,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效地把朗读教学贯穿教学目标中,充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薛美英.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
[2]后宏东.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6).
[3]姜琴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