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重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城市环境已经取得了很大好转.但是,乡村生态环境由于长时间来受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农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決.本文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生态环境重构策略.
关键词: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重构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X7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2-0121-03
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设了大量具有污染性质的工厂,并且农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因此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污染处理措施,因此,致使乡村经济出现了“以环境换效益”的发展后果.当前我国部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曾经的碧水蓝天,换成了污水横流、天空模糊的景象.因此,为了搞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国家逐渐加强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希望能够通过建设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手段来不断改善我国乡村的生态环境,让农民能够重新拥有宜居、健康的生态环境.
1 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乡村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农民生产活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导致的污染.其中,资源利用产生的污染,主要是指在乡村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学校等项目,这些项目除了占用大量的耕地外,还会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各种各样的污染.除此之外,大量非农业项目的建设促使农民放弃传统的以田地耕种为生的生活方式,纷纷走向工厂,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损.另外,乡村农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极为不合理,这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再者,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力度非常大,而且开采方式不科学,造成了大量的地貌景观损毁、固体垃圾堆积、泥石流增多等后果,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农民的生产活动也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比如,畜牧业、养殖业的过度发展,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污染源增多,尤其是随着城区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一些污染情况较重的企业被迁移到农村地区,大大加剧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污染速度[1].
农民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污染物,也会对乡村环境造成污染.比如,生活垃圾,乡村农民的日常生活会产生许多的生活垃圾,包括餐饮垃圾、包装产品垃圾、淘汰的旧物等,这些垃圾通常都是堆放到某一固定地点,没有科学的处理方式,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另外,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生活污水也会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些污水中含有醋酸、碘、钠、磷等化学物质,对水系统造成一定的污染.
2 乡村生态环境污染和治理现状
2.1 经费缺乏,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污染不能及时治理
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工业垃圾等污染物有很多都转移到了农村,增加了乡村生态环境的压力,而且乡村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多的污染源,农民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很多的污染物.以上诸多情况都导致乡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但是由于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因此,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经费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污染不能及时治理.长此以往,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在治理时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所需的治理费用也将不断提高,如果这种情况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就会造成恶性循环[2].
2.2 农民缺乏环保意识
农民普遍缺乏环保意识,这也是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原因.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农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注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些农民将生活垃圾以及生产垃圾四处堆放,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排放.除此之外,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乡村开设了许多小作坊,从事各种类型的生产活动,这些小作坊有的污染物排放量非常高,但是由于知识水平以及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他们通常不会对这些污染物做任何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出去,给乡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总之,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使其不但将各种污染物随意排放,而且不注重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并最终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2.3 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农民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农产品种植时,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清除杂草、消灭害虫,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这些东西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土壤性状恶化、农产品质量下降,而且过量的化肥、农药被雨水和农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造成了水系统的污染.
3 乡村生态环境重构策略
3.1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乡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
想要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增加资金投入是必需的.只有拥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长期以来,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捉襟见肘,导致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也造成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加大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进行,使乡村生态环境不断变好,进而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3].除了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之外,那些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的污染型企业也应当加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政府还应当出台一些优惠性的政策,用以吸引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乡村地区进行投资,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借助这些企业的资金来加强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措施.
除了加大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政府还应当投入资金,加快乡村地区传统农业的转型,推动乡村农业模式的转变,加速乡村生态农业的建设.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对乡村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改造,不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而且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链,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而且这种生态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减少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加强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注意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可以先从小规模实验开始,让农民切实看到生态农业建设的好处,然后,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乡村生态农业建设的事业中来.还可以通过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社的方式,通过集团化的引导来加速乡村生态农业的开展.总之,推进乡村生态农业建设是保护和重构乡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资金支持[4]. 3.2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是重构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是加强乡村生態环境建设,重构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农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才能在日常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考虑自身的这些生产生活方式是否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想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离不开国家的宣传和教育,以及一些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的设立.在宣传和教育方面,要先从乡村干部抓起,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来加强这些乡村干部的环保意识,当然,还应当通过必要的考核方式,来保证乡村干部参加环保培训和学习的效果.在乡村干部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后,他们不仅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而且还能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相信这种逐步推进的环保宣传模式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极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除了环保宣传和教育之外,政府还应当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来奖励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有贡献的人,同时惩罚那些违反环保法规,污染乡村生态环境的人.通过奖励和处罚政策的共同实施,不仅可以增强农民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农民认识到破坏乡村生态环境的后果,进一步增强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环保意识的增强,能够使农民积极主动的采取各种方式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比如,在冬季采暖时,摒弃传统的烧煤取暖的方式,采用天然气、电能等更为清洁的能源来进行冬季取暖.当然,这些取暖方式的进行,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推广和引导,并且还要架设天然气管道等必要的应用设施.另外,环保意识的增强,可以使农民积极配合政府推广的一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比如,为了能够顺利推行一些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政府希望乡村农民的生活空间能够尽量聚集到一起,这样对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就可以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处理,大大降低了乡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另外,对于乡村开设的一些污染性较强的小作坊,农民可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其进行关闭或整合等方式的处理.当然,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当帮助农民通过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开发当地资源以及引入企业投资等方式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国家在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方式来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加快农业生态化建设的速度,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引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另外,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城市环境治理的措施,而是应当依据乡村地区的生态特点,开发出一些适宜的治理方式,保证在保护和治理乡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会损害到农民的利益,这样才能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让乡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永生,刘彦随.中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重构策略[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5):710-717.
〔2〕杨丹旭.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家顾问,2014(11):83.
〔3〕王龙.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6(02):101-102.
〔4〕贾小梅,彭欣然,杜静.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05):42-44.
〔5〕何晓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5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