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本文中,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兴趣教学法的意义,并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对策。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运用
引言:开设初中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强健体魄,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兴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若是仍旧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必定会对教学效率与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刻不容缓。
一、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兴趣教学法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认知能力
将兴趣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为更好参与学习,通常还会自觉观摩体育赛事,并体会与感悟实际生活中所蕴含的体育奥秘,从而激发对体育学习与活动的喜爱和热情。通过深入了解与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及人事体育任务,让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有很多人生哲学和道理蕴含其中,由此使其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
(二)激发学生潜力、提高耐力并树立信心
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有兴趣,必定会积极了解和参与,并且使其思维进入最活跃的状态,当开展该项活动时,为不断验证实践效果,将逐渐激发学生潜力。在体育学习方面同样如此,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而全方位激发他们的潜能,尽全力做好教学任务。利用这一举措可以带给学生非常大的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二、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兴趣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有待完善课程设计,兴趣点欠缺
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其它学科对教学活动设计产生较大影响,在课程设计方面尚未形成具备学科提点且相对独立的方法。仍旧没有从根本上不受体育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而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初中体育教师仍旧比较忽视激发学生兴趣及其教学需求,而且不能准确、详细分析学生的体育心理,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在设计课程时,体育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体育锻炼与竞技性,导致学生兴趣和热情得不到有效激发,在教学中往往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
(二)体育兴趣教学效率差
在过去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极少体育教师还会考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学通常都是以整体性为出发点,对其个性需求十分轻视,由此导致教学效率差。对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大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知,普遍存在自己高兴便参与不高兴就退出的现象。由于这部分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体育课受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不少体育课被文化课所占领。除此之外,部分文化课教师比较轻视体育课,某些班主任在体育课的认知上也有所偏差,为提高文化课成绩,很多时候都会占领体育课,用来上自习学习文化课。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自由组合不同兴趣小组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所有学生身心发展一个关键时期,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故而在体育课上的兴趣点差异较大。当应用传统手段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往往语数外三门文化课都会对其造成较大干扰,长时间应用传统放羊式教学模式。
对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兴趣作为一项重要考虑因素,允许学生以自身兴趣和意愿为依据,自由组合各种兴趣小组,进而开展体育锻炼。由此可见,利用这一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并且可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体育教师还可以选用跳远与扳手腕等对抗性较强的项目,通过竞争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至关重要,是其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体育教师必须对这点有清晰的认知,善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呈现课堂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兴趣,调动他们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初中体育教材中“铁饼投掷”这一项目,教师可以把它呈现为“打飞机”游戏,将所有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扮演射手,另一部分扮演轰炸机,其它的做裁判[1]。该游戏是让前两者站在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侧,对比其投射距离,从而判断出胜利者和失败者。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进一步拓展其思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主性。若是有条件,尽可能让体育活动表现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加强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及娱乐性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开展主题化情景教学活动
在体育方面当下有很多热点项目,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选用部分项目,在此基础上组织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尽全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教师可以以学生兴趣及身体素质等为依据,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帮助他们安排适合的体育项目,尽可能提高激发其潜能[2]。
通过主题化情景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其设计体育活动。比如“蛙跳”这一项目,在学生耐力与体力方面有较高要求,通常学生对此项目并无兴趣。但该项目作用较大,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进行有效应用。利用“青蛙过河”这种实际生活情境结合体育活动,将所有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并未其分发几个圈作为“荷叶”,然后学生可自由设计“蛙跳”形式[3]。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将各项兴趣因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海松.兴趣教学法在初中體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20.
[2]孙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整合实践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94.
[3]祝启华.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