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兴趣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应用兴趣教学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教学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77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调动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思考、探究未知的知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初中物理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强制性的灌输,而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使得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而自己却不会主动的思考物理问题、探究物理知识,以至于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采用兴趣教学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极大的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物理,高效的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兴趣
相关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对情境的重要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初中物理的教学内涵,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模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物理教学活动,高效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重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简单的问题情境。“假设生活中没有重力,将是怎样一种景象?”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这种假设情境充满好奇心,每个学生都会想象生活中没有重力会怎样呢?学生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会驱使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以期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们会说“没有重力我能举起一辆汽车”、“教室的桌椅还有同学们会飘在半空”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的情境,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解,学生对重力的概念会有深刻的理解。
二、设计趣味化导入新课
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新课导入直接影响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生动、新颖、趣味化的新课导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主动探究、思考并解决物理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大气压强”这一内容时,可以用一个生活小实验进行导入。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个矿泉水瓶,并在瓶中装满水、盖紧盖子,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在这个瓶子上扎一个孔,会有水流出来吗?”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很多学生都回答“会有水流出来,”这时候教师可以找一个学生亲自上台用工具在水瓶上扎孔,所有的学生都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来。很多学生对此都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这时教师要抓紧机会提出第二个问题:“要怎样做瓶子里的水才会自然流出呢?”在这个小实验和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教师不需要特别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就会主动思考、探究这其中的原因和奥秘。这种新课导入方式,新颖独特、充满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从而主动参与和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极大的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三、强化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其学习的不竭动力,促使其不断的努力学习。尤其是那些想象力丰富、性格活泼的初中生,他们会因为对某些知识产生的兴趣,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动手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这不仅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积极,同时也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物理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在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示范电学实验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感受同一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也很有帮助。又如,在教学“阻力”时,先让学生自行准备玩具小车、毛巾、棉布以及光滑的木板,接着让小车自动从斜坡上分别滑到毛巾、棉布以及光滑木板上,感受在三种条件下,小车滑行的速度和距离,这样学生对阻力会有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四、建构问题牵引式课堂
心中有疑问,思考才不断。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那么他们就会积极的思考、探究,直至找出问题的答案。可见,问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将思考的范围延伸到其他的领域,久而久之,学生会爱上物理,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不断思考,最终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授“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内容时,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木块和铁块同时放到水里,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而铁块沉在水底?”很多学生都回答说:“木块轻、铁块重”。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将同样重为10牛的木块和铁块放进水里,还是木块上浮、铁块下沉,为什么?”这个时候,学生会对先前的结论产生疑问,繼而会产生探索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思考。
五、结语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以带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与教学实际,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突破口,创设情境培养兴趣,设计趣味化新课导入,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动手操作,建构问题牵引式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兴趣,开创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局面。
参考文献
[1]郑瑞敏.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0(4X).
[2]吕惠枝.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7,0(5X).
[3]钟晓萍.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S1).
[4]周丽梅.合作学习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J].科学中国人,2015,0(12Z).
[5]张银廷.谈初中物理的兴趣教学法与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4,(2):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4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