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德育效能感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也呈现出新的授课需求,特别是对于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在小学教育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教师德育效能感,可以助力小学德育教育提档升级。培养教师德育效能感对于学生德育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小学德育教师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创新路线,满足现代小学德育教育發展需求。
  关键词 小学 德育 品德 德育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德育效能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索培养提升教师德育效能感的有效创新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在小学德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培养提升教师效能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参与到现代教育体系中来,提升学生的德育参与程度,让学生在互动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与互动交流能力,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1教师德育效能感的基本概念
  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德育效能感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思路。效能感属于心理学和管理学范畴的概念,是一种自我认知能力,是对自身完成一定工作的基本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效能感是对自身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能力。在实践中,教师效能感包括教学进度、学生情况、教师能力提升等多个层面,在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德育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德育需求。
  2教师德育效能感对小学德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在培养教师德育效能感过程中,既要结合生活实践,同时也要结合德育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德育教学方法与路径。教师具有较强的德育效能感,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对于德育知识节点有更加清晰的掌握,进而提升对整个德育教学流程的高效把握。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引入高效、科学、学生感兴趣的现代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德育效能感的支撑,是小学德育教师的重要课题。教师德育效能感作为一种科学的德育教育思路,有着极强的启示和教育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助力学生加深生活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3当前小学生品德教育面临的新难题
  3.1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倾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学生生活条件普遍比较优越,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给现代德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学生通过网络等载体获取大量信息,思想不断丰富,更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学生对传统德育模式缺乏热情,很难融入到知识体系中来。
  3.2德育教育与生活脱节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德育教育与生活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很难用德育教育知识直接指引生活,总体教育效果不够好。比如说,小学生由于思想认知不足,对于很多道德理念与理论无法深入理解,教师只有将德育理念将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融入感恩、礼貌等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要素,才能提升德育学习效果,这也是现代小学生品德养成的薄弱环节。
  3.3师生沟通不足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中,要提升教学效率,培养教师的德育效能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的有效传导。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不注重师生沟通,将教学精力集中在自己讲授课程知识上,与学生的交流不够深入,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想法,学生也很难领会教师的理念,导致课堂教学信息交流不畅。作为教师,要构建生动、活跃课堂,让学生融入到德育知识体系中来。
  4在小学德育中培养教师德育效能感的策略
  4.1适应社会发展,创新德育策略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德育效能感,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教学策略。近年来,社会形势快速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德育教学格局也随之变化,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师教学的内容更具有时代特性,同时也更有体系性,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构建灵活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综合效能。在社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学生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同学生有着不同需求,对于德育教学内容有更多样化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是现代小学德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形势及教育热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引领现代小学德育向前发展。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组织学生开展“德育之星”、“感恩有我”等和生活实践内容息息相关的教育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德育教育之后,回家对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做一件事,体现自己的感恩之心,同时将感恩实践过程进行记录,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上与同学进行分享,实现共同成长。
  4.2充分利用微课,充分提升德育教育效能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微课自从出现以来,受到现代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与运用,微课是微视频课程的简称,通过现代视频、音频软件的整合,将相同类型的知识浓缩到五分钟左右的视频内,可以在提升德育知识的直观化程度,提升德育教育效能,特别是对于很多抽象知识,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在现在教育实践中,微课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了知识的有效浓缩,同时也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将枯燥的德育知识转为动(下转第62页)(上接第60页)态的视频,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此外,微课还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德育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在其他场所学习知识,实现品德的塑造与养成。
  4.3充分利用主题活动,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在现代小学德育教育体系下,学生思想日趋多元,而小学德育教师由于时间有限,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很难真正的深入了解学生,对整个课程也没有准确把握,德育效能感不高。因此,可以利用主题活动,通过课程化设置,提升主题活动的系统性和制度性,利用主题活动这个载体,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夯实基础。作为小学教师,通过实现主题活动的课程化设置,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诉求,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实现教师德育效能感与学生品德形成的统一。作为小学教师,要积极推动,利用现代网络建立网络平台,不断上传完善教育资源,提升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比如说,可以设置传统文化主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典籍,都蕴含着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学生一般也都有所学习,对于其中的感恩内容包括“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等,都是开展感恩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践载体,通过传统文化传承,让学生结合现代生活,对礼让斑马线行人的车主鞠躬,在面对小区保安、保洁人员的时候,给予一个微笑与拥抱,表达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准。
  4.4对班级文化建设给予充分重视
  在当前的小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要想有效塑造小学班级灵魂,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摆在首位,这也是教师效能感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意志品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小学老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和转变教育思路,探寻各种行之有效的建设方式,迈好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提升自身德育效能感,进而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践行并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推动德育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以真正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为目标开展教育,实现德育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苏靖鸥.教师德育效能感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J].赤子,2017(17):103.
  [2] 尹纪丽.网络平台提升小学德育课堂德育效能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6):102-103.
  [3] 梁晓梅.浅析小学生良好品德培养[J].神州,2018(19):121.
  [4] 李艳秋.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J].赤子,2018(19):2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