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校既是传授知识、更新知识的重要阵地,又是开展最前沿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等直接影响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及科研水平,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切实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等直接影响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及科研水平。现代科技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工作,我们应根据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探索能够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能。
关键词 现状问题 角色定位 发挥管理职能 提高工作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目前科研管理模式较为粗放,传统的服务型管理不再适应新的科技发展,科研管理身处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的机关官僚作风,甚至存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的现象,缺乏服务意识。存有重科研轻管理的陈旧理念,从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组织实施、项目结题、成果鉴定到申报奖励等,科研管理充当的只是“传话筒”的作用。科研管理处于一种完全被动服务的状态,另一方面,淡薄知识产权也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突出弱点,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健全,高校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对属于高校的科技成果既没申请专利,也未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造成知识产权严重流失,知识和信息的获得离不开学习,所以,科研管理者必须将自己纳入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之中,要对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有相对的了解,多关注国内外形势,捕捉学科领域里受国际瞩目和国内关心的问题,培养对那些与我国改革和建设息息相关问题的敏感度,有了对这些问题的了解,科研管理者就可以在老师们申报课题时,尽自己所能提出积极合理的建议,其次是对学科现状、趋势、学科之间关系的学习。学科是在不断的整合、竞争中发展的,一个好的科研管理者,学科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对国内外同行发展现状及趋势、特色的了解,对本学科在国内外所处位置的了解等,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以便在项目申报时,扬长避短,不做盲目竞争。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要学会合理应用,同时,传统的落后的操作方式已跟不上飞快发展的形势需要,项目的申报、中检、结项、科研档案的保存等正在向网络化、数据化、无纸化发展,科学的管理需要这些科学高效的手段。建立完善的科研工作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化管理和保存学校的科研工作情况。这对于整个学校甚至全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效率会有质的提升。
1改变科研管理服务观点,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1.1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了解有关科研发展的前沿动态,坚持“四服务”,服务于学院的科技发展,服务于领导的正确决策,服务于教师的迫切需要,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同时,从管理实践中掌握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2增强主动管理意识
(1)科研管理人员要从思想深处改变目前的科研管理方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主动出击,广泛搜集科研信息,使科研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2)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包括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项目的申请、评审、批准,上报;中期管理包括项目的计划方案、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为研究报告、结题总结、论文发表及成果转化推广管理等,要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须严格执行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目前,科研项目申报竞争十分激烈,高校普遍存在只注重项目的申报数量,而对申报成功的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监督管理,导致部分科研项目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科研成果的产出,签订立项的项目合同任务书,明确每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关注科研进程,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强化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这一项目管理作用,确保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1.3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1)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从事的是业务性很强的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涉及文、理、工、法、医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学科专业知识,方能对申报材料进行精心的评审和有效的审核。在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过程中,还应凭借相关的专业知识,有理有据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要熟悉其他知识,如知识产权法,协助科研人员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使得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不受损失。
(2)精细化科研管理模式,首先做到科研项目立项精细化管理。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认真解读国家政策,了解科研立项指南,结合国家科技发展做筛选工作,确保申请工作顺利完成。其次要在科研项目的研究阶段和结题阶段精细化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对结题了的成果进行转化和记录存档的工作,最后分类汇总形成档案。进一步在大数据时代下,应当将高校科研项目的资料汇总,形成科研项目资料库,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平台,得出高校科研项目的统计数据以及更加深入的分析结果,由此可以细致地了解和管理高校科研项目。
(3)能动性科研管理,是管理者在项目申报中,通过主动组织动员大家申报课题,实践证明,能动的学习型管理是新时期科研管理创新的必须。
1.4摆正工作位置,重新定位角色,提高工作效能
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理解较肤浅,缺少“服务为人”的人本观念,未搞清“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重新定位角色,更新传统的科研管理观念,拓展科研管理职能,改革落后的科研管理方法和手段,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动力源。为了适应新形势科研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应摆正工作位置,重新定好工作理念:(1)工作理念转变,由原来的科研管理为重向“服务至上”转变,真正体现“横到边、纵到底”服务理念,(2)工作职能转变,除了日常计划、协调外,要把管理职能向外延伸,这既是新形势下客观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科研管理者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要求,要有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报奖的策划意识。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和获得国家科技奖项是科研管理工作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也已经成为衡量各高校科研水平、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横向项目的技术开发与转让,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努力把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出去,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同是地,建立跟进机制,无论是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科技推广,还是成果转化、报奖等工作等,对申报的大型平台、项目、报奖等还要做到报后跟踪,只有这样,才能掌控住各个环节,使管理工作游刃有余,有的放矢。科研部门的管理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在校内外加强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化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3)工作方式转变,科研管理人员要主动和各级各类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准确、为广大教师获取大量科研信息;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科技推广、技术转化等为学校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4)工作手段上的转变。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科研管理部门网站,搜集与发布科研信息,把最新的国内外科研动态和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教师,提高科研信息的传递速度,从而提高科研管理的工作效能。
2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理念、职能、手段、方法等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改革陈旧的科研管理机制以及落后的科研管理方法,还要改变科研管理服务观点,充分发挥管理职能,需掌握完备的专业知识,使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从而切实提升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绩效,促进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 卢霄峻,董国利.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1):206-208.
[2] 趙玉龙.浅谈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02):29-31.
[3] 王志刚,张晓妮,王国辉.对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1):66-68.
[4] 郭宁生,刘春龙.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层次分析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0):116-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