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照整体 还原议论文阅读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对于初中议论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依据实际教学课例,提出议论文教学既要在纵向上整体关照各年级段,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要在横向上,对议论文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年级整体 逻辑思维 单元整体教学 自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87-03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在七年级、八年级都收编了议论文篇目,到了九年级上册更出现了两个独立的议论文单元。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7—9年级议论文阅读的课程目标有一句完整的表述:“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往往只做到了一半,“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所以在一堂议论文阅读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是搜寻筛选式的任务:找出观点、找出论据、辨别这是什么论据……千篇一律,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就用“僵化”一词形容了现下初中语文议论文教学。
  教材的变化,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上好一堂议论文阅读课?
  一、关照年级整体 还原议论文本质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之前在课内外接触的文字,大多是描写、记叙、抒情类的,阅读时更需要感悟和想象的能力,而议论文阅读是对逻辑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严密的逻辑性是议论文的本质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还原议论文的本质,关照三个年级,整体分段完成议论文教学目标。
  部编教材在七、八两个年级都收编了个别议论文篇目,但并未单独提出议论文的概念,比如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收编在演讲单元中。相对一下子灌输议论文概念,部编教材更注重学生逐步认识文字的逻辑性本身。笔者据此,设立了三个年级段议论文教学的阶段性任务:七年级——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八年级——议论文层次的逻辑性,九年级——议论文论证的逻辑性。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材本身的设置,比如在八年级相对应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就有“注意以上几层是怎样层层推进的”的阅读提示。因此,三个年级段的议论文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逐渐读懂逻辑、发展逻辑思维的过程。
  (一)低年级段从语言入手读懂逻辑
  《最苦与最乐》是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是这套教材中的第一篇议论文,对学生学习阅读议论文有着“启蒙”式的意义。文章观点非常明确: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学生在课堂上也不难找出这个观点,甚至相应的论据,但要真正理解梁先生文字中的逻辑,从而透彻地理解观点,却并不容易。面对初学议论文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也有些“说不清楚”,那么就不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梳理,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施力点”,这个时候就要把关注点放到论证语言上。在这篇课文教学设计时,我在文章的三个论证层次中分别找到一句话,提出问题点,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一句:“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出自第三节)为什么“自己”反而要放在“家庭”“社会”“国家”之后呢?
  第二句:“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出自第四节)如何理解“真乐”?那什么是“假乐”呢?
  第三句:“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出自第六节)“解除”和“卸了”有什么区别?
  课堂上学生讨论争辩激烈,自主地开始运用逻辑思考。第一句的解读,让学生认识到梁先生所说的“责任”是源于自身、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不是外界强加的“任务”;通过第二句中“真乐”的理解,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乐”绝非游手好闲、不劳而获,是伴随着负责任的努力和成长的;到第三句辨别“解除”和“卸了”时,颇有水到渠成的味道,学生意识到“卸了”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做法,只有“解除”了责任,才能享受到尽责任的快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学习阅读一篇议论文,不是枯燥地找论点找论据,而是通过文字思考作者表述的逻辑,理解其中抽象的关系,议论文是拥有思辨魅力的文章。有学生在上完这篇课文后告诉我:“老师,我终于感受到中学语文课和小学语文课的不同了。”
  (二)高年级段从论证着力理清邏辑
  《怀疑与学问》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与七年级的《最苦与最乐》相比,显然文本的难度和深度在提升,对学生逻辑思辨力要求更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文中论据的使用,顾颉刚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中的历史典故信手捏来,比如“腐草为萤”“三皇五帝”,再比如戴震质疑《大学章句》的事例,这些论据是如何论证论点的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经过两年的时间,到了九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认识显然要比七年级强很多,认识论点、论据并不难,甚至能准确地辨别诸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比较典型的论证方法,但要明白论据的使用,弄清论据在文章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真正理解使用一系列论证方法的目的,却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顺理成章。笔者运用了比较法和还原法来引导学生理清论证逻辑。
  1.比较法
  “腐草为萤”“三皇五帝”的论据出现在文章第四节,原文如下: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学生在预习学案中关于这段文字集中提出了两个问题:
  (1)“三皇五帝”“腐草为萤”是假的吗?(2)是不是对所有事物都要提出问题保持怀疑?作者为什么要问这一系列的问题?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资料补充理解了“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后我设计了修改原文的环节,将原文本中的一系列问题修改如下: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怎么可能?这么久远的事怎么会有人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怎么可能变成飞动的甲虫?”
  学生在对比朗读后马上就能明白作者运用“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并不是为了否定,证明它们是假的,而是告诉我们通过怀疑考证,从而才能够辨别真伪,所以怀疑是做“真”学问的前提,这就建立了通过论据来论证论点的逻辑。在课堂的这个环节,学生的表达积极性明显被调动起来了,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开始建立起了议论文的论证逻辑,这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思辨色彩浓厚,马上能激发他们阅读议论文的思维火花。
  2.还原法
  之后,我又设计了对于第六段“戴震问师”这一论据使用的探究。这一部分原文如下: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这段戴震和他塾师之间的对话,原有文言记载,但整段阅读在课堂上用时较多,且并无此必要,我以对话形式,将两人话语原文呈现如下:
  戴震:“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塾师:“此朱文公所说。”
  戴震:“朱文公何时人?”
  塾师:“宋朝人。”
  戴震:“孔子、曾子何时人?”
  塾师:“周朝人。”
  戴震:“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塾师:“几二千年矣。”
  戴震:“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在分行朗读理解后,学生理解了这一材料和本段中心“(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材料还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当时戴震怀疑中做学问的真实情景”,从而真正理解论证逻辑。然后,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胡适先生在《戴东原的哲学》中的一段原话:
  “(戴震建立起)清朝学术全盛时代的哲学。”
  “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也可以说是新理学的建设——哲学的中兴。”
  向学生提出,同样是举例论证,能否将第六段中“戴震问师”的材料和第四段中“三皇五帝”“腐草为萤”材料调换位置。相信这样的问题设置在议论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但这次类似的提问却激起了学生高涨的表达欲望,学生在整堂课上已逐渐建立起了论证逻辑思维,不再是单板地关注点和点的问题,而是开始形成关系链,理出逻辑链,认识到作者将戴震的事例放在第六节,正是因为戴震儿时的经历与成年后在哲学上的成就,就是说明这个层次的观点“(只有怀疑)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问产生”的佐证,戴震是这一观点最典型的践行者,所以绝对不能调换材料。
  资深语文教师姚丹华老师评课时认为:“教师步步设疑,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富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而这种逻辑思考能力,本身就是学习议论文所最应具备的……层层推进的问题设置,更具引导性和思辨性,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又符合议论文本身的特点,非常值得老师们以后教学议论文时学习借鉴。”[1]
  二、关照单元整体 还原阅读本质
  阅读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课程结构,是“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创新,旨在连通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还原阅读的主动性。如何从教师的“教读”走向学生自主地“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形成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议论文单元,根据单元整体要求和该单元的写作活动“论证要合理”,笔者给四篇课文设置了不同的教学任务。第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重在认识驳论文的论证,第二篇《怀疑与学问》 重在理清材料与观点的论证逻辑,在这两篇教读课文之后,则是自读课文《谈创造性思维》。
  “从单元结构上看,自读课居于教读课和课外阅读之间,其在足够的教读基础之上,又在有效的课外阅读形成之前,应当为连接这二者的纽带与桥梁……‘自读’,肯定不同于以往的‘放任性略读’……‘自读’,也需要教师的‘导读’”。[2]
  可见,如何设计自读课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上完《怀疑与学问》后,对于议论文阅读,笔者让学生做了一次总结,学生们在以下两方面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1.在议论文閱读时,对于各种论据材料要理解透彻,懂得结合背景,翻阅资料;2.议论文学习最关键的是要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读懂内部逻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于是,笔者对《谈创造性思维》一课设计了三步导读。
  (一)检测性导读
  设计第一步导读要求,目的在于检测学生是否能运用教读课中获得的议论文阅读知识指导自读,导读要求如下: 1.对文本中涉及的材料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验,并带进课堂,以备课堂共享;2.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理解文本,得出拥有“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提炼出关键词语。
  在课堂上学生首先呈现了自读后的结果,很意外的是,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了文本的最后一节,这是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的结论,所以学生都从那六行字里去找具备“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我将学生答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写在黑板上,分别是:好奇心、知识、运用、灵感。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在教读课上获得了阅读议论文的知识,但在自读时却并不能自主地去读懂议论文内部各层次的逻辑,形成一条逻辑链,而只习惯于去找一些信息点。换言之,这些知识并未能转化成学生的议论文“阅读素养”。
  (二)活动性导读
  “语文知识只是形成语文素养的载体,不能直接转化为语文素养,由‘知识’转化为‘素养’,必须让学生经历语文学习活动”,“自读课堂的学习不仅限于个体学生,更应指向群体学生。自读,亦是有合作的自主阅读”。   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阅读,根据文本内容将已得出的关键词排列成链,一一对应,小组合作,对关键词进行增删或者修改。这就像激活了学生原本在教读课中获得的知识要点,再次触动大脑调动逻辑思维,在活动中自主思辨。
  这是小组合作阅读后课堂讨论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我们小组觉得“运用”这个关键词可以修改,在原文第6节中有一个更好的词——“活用”!
  师:好在哪里呢?
  生:有了知识储备之后,要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具备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使用。根据后面的两个论据,谷登堡和布歇内尔都是灵活运用了前人的知识才创造了新的发明。
  师:你看,你们组把论据联系起来看,就发现了更准确的关键词。
  生:我们小组认为,只是用知识还不够,原文第6节还有一句话,“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说明还要“坚持”。
  生:可是后面的两个论据并没有提到要“坚持”,我们组反对。
  师:有哪个小组查阅了这两个论据的资料,能否共享一下?
  生:我们组查了百度资料。其实谷登堡为了实现印刷还发明了印刷油墨,创办了印刷厂,前后经历了三年时间,才将四十二行拉丁文圣经印刷完成。而布歇内尔在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机之前还经历了重大失败,他的第一个电子游戏机吓跑了客户,他才因此想到要设计一个简易游戏机。所以“坚持”是关键词。
  师:你们组的资料补充很及时,可见分析材料,认清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生:我们组认为“灵感”这个词也有问题,根据文章10—12节的内容,应该是相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并且懂得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应该是“自信”和“留意”更适合。
  ……
  这是一次自读课堂学生活动的充分展示,教师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阅读。
  (三)思维性导读
  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第三次导读:这些关键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学生之间的辩论很激烈,是在认识文本逻辑后自我理解的再提升,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唯一:从一个人素养的形成来看,这几个关键词应该是有时间顺序甚至是递进的;但从最终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来看,应该是同时具备的关系,缺一不可。
  这样的结果也正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的体现,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最后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另一篇自读课文《创造宣言》进行比较阅读,不同文本的比较使学生对议论文的思辨魅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样谈论“创造”,但第二篇自读课文是在批评错误观点的过程中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具有了教读课中所学驳论的特点。
  三步导读的设计既承袭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又给了学生自读的空间,为其主动地课外议论阅读做了充分准备。课后则推荐阅读浙教版的九上《课外阅读读本》第五单元篇目,进一步激起学生议论文阅读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教学中关照整体,还原议论文阅读本质,既是在纵向上关照各年级段,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是在横向上,对议论文单元的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最终形成议论文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姚丹華.评课《怀疑与学问》.稚吟秋声公众号,2018年5月31日
  [2]张寰宇.在自读的时空里构建新天地——对“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几个关键词的初步辨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1),P2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