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易中天品《三国》的修辞接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近几年来倍受中国观众的关注,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的广大电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关注程度在日益提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现代的电视媒体越来越突出受众的主体性,正如商人信奉“顾客就是上帝”一样,电视媒体信奉“观众就是上帝”,因此,电视台在安排节目的时候也同样将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之所以近期倍受观众青睐,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观众的求知心理和接受信息的特点。
  当然,提到《百家讲坛》,没有人不会联系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和《三国》,可以说是“易中天品《三国》”让《百家讲坛》栏目深入人心,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媒体这样评价易中天:“熔学术研究与艺术趣味于一炉,烩《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于一勺,兼顾学术与娱情,筑成‘易中天现象’坚实的价值基础。”易中天也因此成为一位红的发紫的学者明星,其影响度甚至超过娱乐圈的明星。
  易中天之所以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除了他的才学和口才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观众喜爱的方式来传播文化知识,使他的讲座成为生动的课堂,吸引了中国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向大众,对普及大众文化人文素质可谓是“润物细无声”。易中天的成功来自他自己,也来自于電视媒体这种大众化的媒体,更来自于观众。
  首先,我们从观众的认知心理来看“易中天现象”的形成原因。
  “人,作为接受主体,在发掘出修辞话语审美信息的同时,也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在走近表达者的同时,也走近了自身。当接受者以审美的眼光穿透修辞话语‘有意味的形式’时,他其实也是通过修辞接受的方式而自我确证。”《百家讲坛》现场的听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易氏作品的读者中不乏对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非常了解者,他们听易中天品《三国》不同于一般观众的对于讲座知识的了解或者是讲演风格的猎奇,他们希望在《百家讲坛》中找到一种对知识的认同感,他们不仅认同了自己也认同了易中天,也或许是他们肯定了自己而否认了易中天,也或是他们否认了自己也否定了易中天,但这种否认恰恰是一种确认的过程,在这个确认的过程中,每个观众都获得了新的认知。
  一直以来,中国受众特别是文化程度不太高、对历史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多或永远渴望学习的观众(这在观众中占大多数),他们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渴望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更希望获得以现代演义方式和具有个人见解的知识,以满足他们对于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的社会化需求。因此《百家讲坛》给他们提供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品文学、品历史的形式正好符合观众的接受要求和习惯,而易中天熔合历史人物和现代语言的叙事风格更是赢得的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易中天用了形象的词汇系统、语音系统和动作来复原或生动阐释三国中的人和事,将传统文化知识时尚化、现代化、鲜活化。例如在节目中他说到“空城计不符合逻辑啊,司马懿十万大军开过来了,他诸葛亮叫几个老兵去扫地,大开四城门,再叫两个小孩在他身边,他自己呢,拿着张琴唱卡拉OK……”这种现代化的,幽默的语言和历史人物融合在一起,将历史生动化,使人物更鲜明,仿佛置身于现代社会一样,同时也使得听众仿佛融入了三国之中,真正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搬到人们面前,根植于人们心中,这种以受众为主体的修辞表达正好符合中国人的接受心理,中国的广大人民在接受的过程中希望获得自己的主体地位,处于主体地位的接受者才能更好的接受信息。同时,易中天也真正了解中国的观众,他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需要的是生动简单的历史知识,也知道他们需要的更加明白易懂的表达方式,因此他演说的故事、他说操的动作、话语都是观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其次,我们从电视媒体传播的角度看易中天乃至《百家讲坛》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央视网站《百家讲坛》栏目简介上,我们可以看到《百家讲坛》将自己定位为“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它坚持的宗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显然,栏目就是要为平民百姓和普通大众服务,它对于观众群的定位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老百姓。事实上,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大部分也就是这类观众。
  《百家讲坛》以电视这种现代主流媒体,还有互联网的传播媒体,充分考虑了观众的认知习惯,考虑到了接受者的接受渠道。
  同时,以电视的手段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兼用图画、声音等多种传播渠道,更有利于接受者的接受。例如,在易中天品《三国》时,经常会穿插一些历史人物的画像、人物的语言,甚至是《三国演义》电视剧的镜头,使得知识的说解更生动形象,更易于观众接受,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同时接受,背景音乐的播放同时可以缓解观众的情绪,也可以使观众身临其境,似乎身处三国历史之中,身处战火硝烟的古战场之内。
  另一个吸引读者的是《百家讲坛》的所以节目基本上都突出了一个“疑”字,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演讲者不段设置悬念,然后再层层剥笋般的揭开谜底,将观众牢牢的吸引在电视机前面。再一个就是每一集结束的时候每个讲演者都像说书人一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似的话语,将观众吸引到下一次节目中去,这是《百家讲坛》能够取得高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上述原因都是易中天乃至《百家讲坛》吸引观众的地方,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所有这些都是充分考虑了接受者的接受渠道和接受心理,以及接受能力所作的精心设计。当然,最重要的是采用了电视这一重要媒体才使得上述各种成为可能。
  最后,我们从易中天本人的修辞表达来看接受者接受的可能性。
  我们说易中天的成功除了借助《百家讲坛》栏目和电视媒体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自身的原因,他对于中国观众的心理和求知能力的把握准确到位,采用的表达手段生动活泼,观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以及自己讲演的选材等都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看易中天是如何把握观众的认知心理的。   易中天曾经就“品《三国》”如何与电视对接并发挥影响力时说“亲和力”非常重要,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讲人面向大众讲演,一定要有亲和力,亲和力来自于“平民立场”。易中天深刻认识到了观众的心理和文化层次,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求,做到在讲台上与观众对话,以日常语言来讲述,拉近了讲者与听者的距离。曾经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被问及为什么喜欢易中天的演讲时说:“易老师和我们是平齐的。”易中天想做一个“亲民学者”,让观众认为他是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朋友”、一个“熟人”,尽量用细节去还原历史人物,使他们生动可感。同时,他将接受者定位为平民,就是将他们假设为文化水平不高的接受者,因此在他演讲的时候尽量将历史事件简单明了化,将语言平民化,采用和观众互动的口吻讲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易中天的讲演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幽默、詼谐又接近大众的语言。他深刻理解观众、听众的需求,知道听众喜欢听什么,深深把握了接受者的心理,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听觉上,感官上愉悦的享受,因此,他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他的语言看似荒诞不惊,但是又能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更好的理解讲演内容。比如:“刘备对诸葛亮好,好得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够叫做奸雄。”这些语言都是时下流行的语言,也是很多人理解并且会听之而发笑的语言。这种风趣的语言是以往《百家讲坛》上所缺少的,也正是这种栏目所需要的。易中天本人在讲演的时候也通过手势语和面部表情配合自己讲说的内容,使故事情节生动活泼,同时也增加了现场的互动气氛。
  对易中天成名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选题,也就是说他所讲的《三国》成就了他。
  我们都知道《百家讲坛》原本是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节目,在易中天之前,很多学者都曾讲过,但都不如易中天这样能够产生如此强的轰动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他讲的内容——三国;讲的形式——戏说。易中天之前的大多数学者所讲的内容都是平时在学校里讲的,而易中天扬长避短,回避了文学,绕道于历史,把据点扎在“三国”上,他深解三国的“三味”:一是《三国志》的三国,属于历史;二是《三国演义》的三国,是文学;三是民间的三国故事,这是民间文化的沃土,易中天将三者糅合在一起,打破了三者的界限,因此既符合学者、学生的兴趣,也符合普通群众的兴趣,所以吸引了无数的追捧者,这也正是易中天被普遍欢迎的原因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出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所扮演的是双重角色:他既是接受者又是表达者,因为对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易中天都是接受者,然而他又将内化于自身的知识讲述给观众,又成了表达者。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意义颠覆和意义重建的双重任务。在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解读中完成了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因此,我们说易中天本人也就是接受者。
  最后,我们从“易中天品《三国》”的信息传输过程的角色关系看,这种修辞信息的表达实现了“一对三”的角色关系:一个信源,三个信道构成了一个表达者,三个接受者的关系:这里的表达者无疑是易中天,直接接受者是现场的观众,间接接受者有两类:一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另一类是阅读易氏著作的读者。三种不同的传输信道各自有其特点,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都有分别。这三种接受者构成了易中天品《三国》的受众群体。
  以上论述所及正是易中天品《三国》被普遍接受的原因,他的这一修辞表达被受众接受的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历史的求知需求,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当今学术正在走向大众,同时也感觉到普及大众文化的必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