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新课改推行后,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愈加突出,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能力的提高,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74-02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改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新课改的实施正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但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忽视语文教材的内容,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更不能忽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辩证的看待问题,进而吸取和继承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精华,将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达到扬长避短,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求知的内在动力就是兴趣,它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好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虑到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因此,采取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翠鸟》一文时,有一自然段是描写翠鸟动作的敏捷,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像箭一样飞过去说明了什么呢”来引导学生对敏捷的理解力,进而顺势问道:“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使得学生的疑问得到茅塞顿开般的解答。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性,营造出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充分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角地位,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逐渐融合到老师的教学进程中来,增添了课堂的快乐氛围;还有,对小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也是一个不错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要持肯定态度,经常性地表扬他们,即使出现错误也要委婉地通过让其改善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自尊心不仅不会受到伤害,反而间接地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率……总之,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二、掌握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但是新课程改革如果走了极端就会导致学生不会读书。到底哪些是读书的基本技能呢?首先,学生要懂得读书要有感情,能够动情地去读书;其次,学生会默读,能够不动声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第三,能具备快速閱读和略读的技能;第四,读书的同时能够思考,能概括能质疑。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通过阅读要培养学生语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如果学生并没有完成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课上也没有很好地去进行语文阅读,那么语感的培养就很难形成,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能学好语文。
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前面几个内容,归结到最根本,无论什么教学方式都需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是所有教师所期望的。所以不论怎么改革,教师都要把学习方法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对于语文课程而言,会读会写会说,能读能写能说都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持,不是教师讲几节课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下工夫。语文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关系,一虚一实,紧密相连。不论虚实都得抓,而且两手都得硬。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两者千万不能割裂开来,如果只是突出工具性,就陷入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走出来,如果一味地突出人文性,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小学生,基础是根本,全面是发展方向,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可以帮助提升写作的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情感的熏陶。”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语言文字内涵的过程,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从中汲取精华,学生自己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还会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好词好句,在以后的写作中就能信手拈来,把读过的佳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如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五、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能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得到情感和情趣的陶冶。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来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就一篇课文中的若干问题开展讨论和争鸣,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出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探讨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课文的重新认识。
2.多给学生评价的权利。
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课后练习题,只要言之有理,不要强求一致。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更不要对学生大胆或出格的看法大泼冷水或讽刺挖苦。对学生发言中存在的明显的原则性的错误,也要在肯定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给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让他们注重结果,更要让他们注重过程,且评价要适度,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充满着信念和热情,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龚正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学科教育,200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