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导学案,能够高效推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思维和习惯,促进师生数学素养的共同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导学案的概述,细化探究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策略,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逐步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导学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82-02
一、前言
新时期教育教学领域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将导学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当中存在的困难,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规划和引导,促进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能从被动学习过度到主动学习。可见,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二、导学案的概述
所谓导学案,就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并对学生认知基础和发展水平实现全面了解,按照个人教学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机的规划并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预学单、练学单、共学单以及拓学单。在预学单当中,主要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加以体现;练学单主要是对学生所掌握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测试;共学单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拓学单主要是挑战并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基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基础和教学内容等编制的导学案,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相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活动中。导学案当中包含的习题,与数学知识内在逻辑和框架相符,可以促使在逐步学习当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息,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進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策略
1.在课前预习阶段应用导学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会强调让学生在课前对新课要讲的新知识进行一定预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新内容有所了解,以便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紧跟教师讲解步伐,并更加充分、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但是实际上学生很难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知识预习,缺乏合理规划和引导的预习活动,并不能获得预期预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也会降低预习兴趣,如果学生缺乏自律性或者自觉性,就不会进行自主预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增加数学学习难度。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应用在学生预习阶段,也就是在课堂讲解之后,向学生发放下节课的导学单,促使学生根据导学单有关内容,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预习,有效提升预习效果。比如在对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内容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向学生发放有关知识的导学单,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单元内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预先学习。教师在发放导学单之前,需要在其中明确的标注课程学习重点和预习目标,科学的梳理课程知识内容,促使学生以填空、判断等形式有机的预习知识,并对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有关基础内容有所了解。学生按照导学单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更加快速、深刻的理解教师讲解内容,并主动的通过听讲,对预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逐步提升学习成效,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导学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应用导学案。所谓温故而知新,要有效提升新知识学习质量,需要牢固的掌握旧知识,基于既有知识基础,对新知识才能更快、更深刻的掌握与学习,并且保证新旧知识稳固结合,才能更牢固的记忆新数学知识,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导学案的应用,帮助学生巩固既有知识,在更加深刻的记忆已有知识基础上,顺利学习新知识。比如在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内容学习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可以将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等有关内容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温习这些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并利用有关知识内容,对长方形以及正方形对应面积进行计算公式的推导。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可以让学生以就知识为切入点,顺利的转入新知识学习中,并对新知识实现更加深刻的理解,构建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关的计算知识体系。
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会出现知识记忆错误或者混乱等问题,此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导学案对学生存在的记忆错误问题加以纠正,促使学生及时转变知识记忆点,正确理解数学知识,避免再次出错。例如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这节内容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对旋转知识出现记忆错误或者混乱,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导学案,纠正记忆中错误的知识,并掌握正确知识理论。
3.在课后反思过程中应用导学案。
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堂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以更加及时、清晰的掌握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在后续学习中加以改进和优化,逐步提升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基于此,教师要注意将导学案应用在学生的课后反思环节,促使学生按照导学单中包含的有关内容,系统化思考和整理课堂所学知识,并明白自己哪些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或者存在疑问等,及时寻求其他学生或者教师的帮助,以更好的巩固学习效果。除了学生,教师也要结合导学案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课后反思,及时了解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促使后续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四、结束语
将导学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建立数学思维,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有序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理解导学案的内容和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创新应用导学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多个教学环境,有机的应用导学案,逐步提升教学水平,以满足新时期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丽萍.导学案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4):60-60.
[2]吴青松.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8):93-93.
[3]钟剑灵.导学案再思考——关于“导学案”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正确运用认识[J].新课程(小学),2016(8):137-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