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二部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34-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教师教学不是把外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教师从学生的本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其教学观认为,学习并非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而应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而且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其他人无法代替。这一理论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激发阅读兴趣策略
  阅读会让人终生受益,老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普通、带着任务式的阅读,逐渐变成愉快的读,喜爱的读,让阅读变成一种享受,不再为了学而学的,为了读而读。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让课堂文言文阅读变成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让学生感到压力和痛苦。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思维特别活跃,具有一定可塑性。文言文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阅读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一种享受阅读的“悦读”状态。
  1.巧设导语。
  “尽量引导学生去开拓想象,让精神世界高度升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他们的精神。教师应该巧妙设置导语,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导语为阅读教学内容学习奠定了基础,一段导语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整堂语文课的效果。好的导语应该从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生们的心,牢牢吸引住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听接下来的内容,不然教學内容设计的再好,吸引不了学生,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例:《木兰诗》的导入,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一直都有着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在沙场征战、保卫家园历来都是男人的事。可世事无绝对,曾经就有女子扮为男装,代替自己的父亲从军,很多年过去,大家却没有发现她是个女子。这个人到底是谁?你们想知道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这里的导语,先是引发了学生的疑问,为大家留下悬念,进而激发出了学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2.巧妙提问。
  教师也要巧妙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有效激疑、巧妙设置疑问是阅读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提问的时机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教师要在学生头脑最活跃,精神最集中的时候提问,这时候提问学生最走心。在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感到茫然的时候,教师要提问,学生所不理解的地方,往往是一堂课的重点内容所在。这时老师巧妙地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深入地体会,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知识和能力上的新收获,这样学生也会变得喜欢思考,慢慢接受并且爱上阅读。其次,教师也要注意提问的形式。不同形式的提问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提问形式。激励式提问会起到促进学生思考,开发智力和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发散式提问就会起到增强学生创新观念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陋室铭》时,提出问题:作者的“陋室”真的陋吗?这样一提问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二、课前预习指导策略
  在课前预习时,老师需要做的并非传授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预习。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预习指导,指出预习的方向,提出相应的要求,提示可能需要用到的学习方法和一些必要的预习参考资料。学生需要做的是发挥主体作用,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要求独立完成预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需要有一定的预习指导策略,如给学生一定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有一个预习的方向,根据老师提出的预习目标进行预习;或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完成预习,以达到预习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灵活设计预习目标,在制定预习目标时,要考虑学生在预习时的独特性体验,不要使预习目标成为制约学生独特性体验的枷锁。在设计问题时,问题引导既要和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还要兼顾学情、梯度设计,以期达到最佳预习效果。在预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内容:
  1.阅读。
  学生预习时需要阅读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文言课文,还应阅读单元说明、课前提示、课文注解等内容。学生首先要阅读单元说明,然后再以单元说明为依据通读课文。在预习课文时,注意不要忽略课前提示和课文注释,这两部分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行完这一步,学生算是对整个单元和单元中的单篇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
  2.查阅资料。
  这部分主要是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基本情况。需要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基础知识和常识,梳理课文,掌握生字词。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用法较多的字词以及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等,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3.理清文意。
  这是对学生预习的进一步要求,也是相对来说较高的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提示,对整篇课文进行进一步阅读,熟读课文,初步理清文意,并且对课文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
  4.点评批注。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标出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存有疑问或有价值的地方,并且根据参考资料和课文的注释反复推敲,仔细研读,从而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后,还需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及时给出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在预习时,要确保学生的独立性,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这是教师代替不了的。而且确保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也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养成,不会一直依赖老师,离开老师后无所适从。一开始学生独立完成预习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时教师不要过于苛求完美,应鼓励学生多提问,等学生适应一段时间后,独立完成预习的好处就会逐渐显现出来。预习是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部分问题的过程。预习使学生打开了一扇门,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有所思考和感悟。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也会越来越善于思考,这样一来学生也更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越学越有动力。与此同时,教师再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建议,学生掌握了相应的阅读方法,也会更快乐,更乐于学习。
  总之,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运用,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学生的程度,制定教学方案,以期达到学生自身潜力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当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起通向更高水平的桥梁时,学生往往也会达到很高的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