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蔬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甘州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以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为方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全区大力发展高原夏菜、设施蔬菜,形成了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塑料拱棚和露地生产等多种模式互补的生产格局,蔬菜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一)基地规模稳步扩大。持续加大蔬菜产业投入力度,在全区建成一批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千亩村、万亩乡连片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初步形成。2018年,全区蔬菜播种总面积达到3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25万亩,较上年增加0.45万亩,露地正茬蔬菜面积17.5万亩,复种蔬菜面积11.25万亩。设施蔬菜中日光温室蔬菜3.86万亩,拱棚蔬菜4.39万亩,超额完成了《甘州区蔬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2018年蔬菜生产规模达到36.5万亩、设施蔬菜规模达到8万亩”的目标任务。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建成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园和蔬菜标准化生产小区40个、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15家,年集约化育苗3.5亿株,完成了《规划》中“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13家,年集约化育苗3.2亿株”的目标任务。
(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区内蔬菜企业、合作社考察对接外地市场,通过兰洽会、甘肃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张交会等展销会宣传“金张掖”高原夏菜,积极邀请外地客商实地考察,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和加工冷藏基地,发展订单蔬菜,全区种植的33.14万亩高原夏菜中订单面积超过60%。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建成集仓储冷链物流配送、检验检测、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1家,蔬菜批零综合交易市场2家,产地交易市场30多个,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与产销协会400多家,与全国150多家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建立了通联关系,蔬菜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蔬菜年外销总量达到了90万吨,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
(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鼓励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区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2421亩,其中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规模达到1575亩,农户种植面积达436亩,建成张掖贯党珍稀菇业公司、张掖市紫家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掖新墩双塔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点,食用菌年生产能力达到2.4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食用菌已成为全区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在乌江镇、沙井镇建成供港蔬菜基地2个,基地面积达到3200亩。其中鸿福供港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2600亩,主要种植菜心、芥蓝等叶菜类蔬菜。张掖市祁连山绿宝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沙井镇建立沙井供港蔬菜基地600亩,主要种植娃娃菜、水果玉米等。供港蔬菜基地建设为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也增强了全区蔬菜沿“一带一路”拓展东亚、欧洲市场的信心。
(四)戈壁农业加快推进。把发展戈壁生态农业作为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社会参与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戈壁荒漠土地资源,在戈壁荒漠区建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推动戈壁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园区化经营、品牌化运作,開辟果蔬产业绿色有机发展新途径,在全区规划3个万亩戈壁农业产业园,6个千亩产业区。2018年,重点开发建设明永滩戈壁农业产业园,扶持绿涵、发年等骨干企业建设千亩戈壁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园,带动全区发展戈壁农业7000亩。目前,沿河滩绿涵公司千亩园区已累计开工建设戈壁设施农业1018亩,永济滩发年公司千亩园区已累计开工建设戈壁设施农业402亩。在戈壁农业园区建设的示范带动下,全区新增设施农业4285亩,其中新建戈壁设施农业1446亩。
(五)农业项目有序推进。积极争取总投资5954万元的201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首批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蔬菜产业)促进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8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4154万元,全力实施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将蔬菜绿色优质高效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净菜加工处理、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尾菜处理、有机肥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示范推广等建设项目链接在一起,推动全区蔬菜产业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发展。今后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绿色优质特色产品生产经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参与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建设。
(六)技术服务不断增强。积极构建区、乡、企业(合作社)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力,聘请科研院所专家教授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2018年,全区引进蔬菜新品种89个,筛选推广12个,蔬菜种植品种增加到200多个。在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紧紧依托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绿色蔬菜、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积极推广新型日光温室和钢架拱棚建造、蔬菜病虫害绿色生态综合防控、蔬菜集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生态地膜和生物降解膜使用、蔬菜一年多茬种植等多项提质增效新技术、新设备,形成了农技部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共同引进试验,良种良法配套和设施装备改进更新的科技服务局面。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发展规模仍然较小。蔬菜生产企业和运销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普遍存在实力相对弱小,应对风险能力差等问题,示范和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的能力有限。大部分蔬菜运销企业同时也是蔬菜生产的组织者,在产销过程中,既要预付资金落实基地,又要先期购买化肥、种子、地膜、农药进行投入,还要筹措资金进行产品的精选、收购、保管,占用资金数额大,因此金融机构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银行贷款审批周期长、贷款成本高、资金使用周期短的问题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已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最大“短板”。 (二)外销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虽然全区成立了蔬菜产销协会,组织和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运销经纪人积极参与农产品运销,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且大部分蔬菜外销企业各自为政、各占一方,谁有谁的市场、谁有谁的基地,没有形成组团发展、抱团取暖的良性互助发展模式,分工合作、风险共担的意识较差,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还不够明确,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若市场行情看好、农户不愿将产品交给合作社,市场行情低迷、合作社又不愿收购农户积压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订单的兑现率和农村市场经济秩序。
(三)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实力薄弱,普遍存在缺机构、缺经费、缺人员、缺手段等问题,个别基层干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还存在“上紧下松”的现象,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立体式监管体系。部分蔬菜种植户和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弱,有的不按技术规程和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操作,有的甚至违规使用或超剂量使用农药及生长激素,致使部分蔬菜产品农残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打入高端市场。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全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总体滞后,蔬菜保鲜库总体库容不够,分布也不够合理,部分企业虽然修建了保鲜库,但无能力落实蔬菜生产基地和收储蔬菜,造成蔬菜保鲜库利用率较低。二是高原夏菜尾菜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由于高原夏菜(如娃娃菜、甘蓝、菜花)尾菜处理量都在产品总量的80%左右,全区高原夏菜至少要产生60万吨尾菜,大量的尾菜处理问题给高原夏菜生产带来了难题,也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五)戈壁农业建设进度缓慢。戈壁农业建设投资大,建设单位缺乏建设资金,整体推进进度缓慢,而且戈壁荒滩现有的基础条件都比较差,发展设施农业需要同步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相关部门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扶持政策还没有把戈壁农业纳入扶持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再者农户缺乏资金实力,参与戈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培育合作组织,加大农产品产销联结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培育壮大以蔬菜生产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带动生产。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道路,形成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壮大营销队伍,拓展营销网络,改善营销环境,畅通绿色通道,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生产者与经营者双向赢利。进一步强化“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农民经纪人跑贩销”的营销格局,引导龙头企业和购销大户改善传统营销模式,采用新型经营理念,拓展蔬菜营销渠道和范围,采取“内销+网联联销+客商主动上门购销”的办法,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增强蔬菜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化品牌意识,把“天然、绿色、精品、特色”作为全区高原夏菜开拓市场的最大优势和法宝,引导广大农民与合作社、企业树立现代商品意识,积极开展商标申报、注册和保护,加快名、优、特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进程,统一使用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志,培育催生一批优势拳头产品、原产地产品和名牌产品。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和安全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采收、分级、包装、上市,夯实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安全基础,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提升品牌,以市场赢得效益。继续加大优势农产品品牌整合、保护和宣传力度,以品牌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和流通,提高金张掖高原夏菜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把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三)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城乡流通网络。把拓宽外销渠道作为高原夏菜和果蔬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立足现有市场基础,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等方式,加快“东进西出”步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内地重点城市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和直销窗口,加快供港蔬菜物流基地建设,与中亚国家建立直接贸易网络,扩大出口份额。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物业社区+超市”的“农超对接”经营模式,发展完善“农超对接”“农展中心”等大中城市的特色农产品销售窗口,实现“一手牵两头”的作用。建设连锁化“农家店”,把蔬菜生产、收购、加工、贮存、销售连接起来,以批发市场、流通企业为龙头,以加工、贴牌包装、连锁配送为手段,拉客商、引客源,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加工保鲜、物流配送、终端卖场一条龙的农产品销售物流网络,形成城乡联通、协调运转的市场流通经营体系。
(四)加强科技推广,提升蔬菜综合效益。重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加强与张掖市农科院、河西学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沟通衔接,不断引进南方销区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推广质优、抗病能力强的蔬菜新品种。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服务,充分发挥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实行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实现村村都有“土专家”、每户都有“明白人”。大力推广应用工厂化育苗、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设施增温等新技术,推广非耕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和新型智能日光温室大棚建造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设施装备水平,提高蔬菜经济效益。争取尾菜处理项目支持,做好尾菜处理设施引进、技术考察及操作人才培训等各项工作,摸清全区尾菜产生的区域和尾菜处理量,做出统一计划,使尾菜处理得到有效解决,促进蔬菜产业高效环保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戈壁农业快速发展。出台相关用地政策及补贴措施,对从事戈壁农业开发的企业和个人占用国有未利用荒地的,采取无偿划拨或优惠出租的形式提供用地。对企业、合作社在戈壁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基质生产、种苗生产、菌棒生产、有机肥生产、保温蓄水池等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省市资金给予扶持。继续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电力、交通等项目,对纳入规划的千亩示范园优先给予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引进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严格执行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贮藏和运输标准等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果蔬生产,提高戈壁设施农业生产效益。
(作者单位: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政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0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