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层教学模式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分层教学非常适合不同语文知识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具备针对性和目的性。下面,本文主要基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和实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89-02
  分层教学是指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层次的区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板块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和教学,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扎实基础,帮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针对性提高,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做到班级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呢?笔者从以下几個方面进行探究:
  一、区分学生学习基础,实施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小学,受到小学教育和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因此学生个体间存在语文知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这为教师的语文知识课堂教学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同时也更加考验教师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计划,考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需求和想法、学生的性格特点等,教师才能更加准确的制定适合班级学生学习阶段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班级学生不仅在知识学习方面能够得到提高,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在精神上与教师保持高度的一致,支持教师的教学理念,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古诗《秋词》这篇课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首先对班级学生古诗学习水平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班级学生的古诗知识学习水平普遍比较低的话,就需要教师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更多的为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的知识,引导学生扎实基础,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和熟练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古诗词中常用的一些手法和赏析方法,从而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尽快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古诗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弱项,进行逐项的提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也是遵循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二、加强师生课堂互动交流,了解学生性格特点
  就分层教学法来说,应该做到层次分明,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学层次,而在这两者之间做联系的就是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如何正确地为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如何为自身教学内容难度进行分层,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对于语文知识学习内容的把握程度,平时也考验教师对于学生个人的了解程度。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明确班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氛围,班级学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只有了解了这些相关内容,教师才有制定教学计划的相关科学依据,才能够保证自身教学内容供给和学生语文知识学习需求的平衡,达到师生共赢的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的相关内容时,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其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国外名著的阅读能力还比较欠缺,同时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还不太成熟,特别有的学生会对于一些生僻的关键词比较抵触,对于国外名著和国内名著的赏析方法掌握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教师单方面的课堂讲解,而学生无法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首先从作者雨果作品和人物历程方面进行讲起,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引发班级学生的积极讨论,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经验归纳总结
  在了解了学生学习水平和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确定自身教学难度水平层和层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确定自身教学难度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提高自身教学计划制定的准确性,同时体现教师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性的改进课堂教学活动,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分阶段测试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水平,然后与自己教学节奏进行整合分析,及时做到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以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有效性。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中阶段学习方法还不太成熟的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更加融洽,进而大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课文《春》这篇课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基本确定教学难度层次。首先,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课堂朗读,明确课文大意,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作者等,首先,从文章整体上进行基础层面的了解,确定文章结构以及学生比较陌生、不太理解的部分。然后,教师可以摘取文中对于春景的描写,布置学生进行课堂赏析,了解作者所用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并且明确描写内容对于体现文章主旨的作用,作为学生文章内容层次的学习。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文章架构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总结,作为学生最高层次的文章内容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不断实践、不断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了解师生之间沟通的方法和途径,然后解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技巧,从而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加高效。
  总而言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对教学难度和学生水平有准确的认知,对于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进而提高自身教学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平.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课外语文,2018(04).
  [2]鲁艳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少年,2017(33).
  [3]范述碧.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时代教育,20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5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