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所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回溯千年,孔子及其门生毕生求达仁。但为何孔子教导基本已遵循 “仁”的子路时又言“好仁不好学,其愚也弊”,有何深刻的含义?
  关键词:仁;学;含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19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7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选自《论语·阳货篇》(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个阐述虽然距今几千年,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一、《论语》之“说仁”
   孔子没有对“仁”进行固定的定义。樊迟三次问仁,得到三个答案:“爱人”;“仁者先难而后获”;“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综合对孔子的记载、论语的记录,可以把“爱”看做是仁最本质的含义。
   爱又分三境界:爱亲,爱己,爱民。“爱亲”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包括对所有至亲的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爱由家庭内部出发,在此基础上爱自己。孟武伯问“孝”,孔子对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唯恐子女生病,故爱家人,就要照顾自己,不让家人担心。在爱亲、爱己的基础上,由内至外,由近及远,将爱延伸至爱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都是推己及人,由“爱亲”到“爱民”层面的爱。
   而子路的志向恰是仗义行仁。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论语·公治长》)可见,子路将朋友当做自己,没有人我的区分,践行“仁者,爱人”。
   二、《论语》之“践行仁”
   在孔子看来,仁是爱、施予与克己,但基于明辨事理之上。因此他在教导子路时提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仅热衷于仁慈,而不学习知识,会留下愚昧的弊端。仁慈是好事,若只从形式上去追求仁不提高学问智慧,做事不加以思考,缺乏基本的知识,做一个滥好人,这是愚钝。正如宰我问孔子:“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也之?”孔子回答:“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在行仁的过程中需要“知”加以辅助与判断,仁与知相依相形。用“知”把握好“仁之名”与“仁之实”的度。
   三、现代的“仁”与“学”
   在当代,“仁”依旧是修养的主旋律。新基础教育论指出“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具有可发展的智慧外,还必须有德性”。当今的教育注重德育,从各方面向学生传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专门开设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各学科教材内容的渗透:小学语文课本中《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激起学生的同情与感恩之心,《我不能失信》向学生播下了信守诺言的种子。這些都充分发展道德认知。
   但放眼社会,诈骗事件频发,上当者屡见不鲜,不乏一些高学历人才受骗。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怎样才能避免“好仁不好学”,引导学生有辨别的行善?
  我国基础教育认识存在短期化的现象,强调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和评比标准的满足。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容易导致德育的真正目标落实不到位。
   教育要具有社会性。学校不应成为使学生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教学活动和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沟通。因此,在学校普遍传授道德认知的现状下,我们的德育,还需加强生活体验。通过感悟生活中不善之举的案例,进一步辨析“善与恶”“对与错”。如就“车站旁一些专业乞讨人员向路人讨要回家路费”等问题进行自主辩论。既能加强学生的基本道德认知与情感,又能开阔视野与思路,学会辨别与思考,丰富学生道德内在建构同时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要具有生命性。现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倾向。基础教育面对的是无限活力的生命,我们应努力开发道德潜力。真正的德育需要实践。应多开展集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及时总结与反思:自己在与他人合作相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后应如何改进等。通过丰富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与他人相处的机会,感知不同个体的个性,引导其对不同个体相处策略的思考与反思,为与他人和谐相处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之道”“行事之道”“立身之道”,符合21世纪教育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要求。
   教育要具有未来性。社会变数大,发展速度快,当今以及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需要在积极的竞争合作中生存。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情商十分重要。因此,学校要通过道德认知—实践—反思不断强化道德底线,不断磨炼情商,引导其不断自我学习,为将来打下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有高人指路,更需自己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德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学习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坚守道德底线基础上,理性行仁。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赵强.论语心要:南怀瑾“别裁”参译(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白小红(1992.12— ),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3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