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针对入组者性别、年龄、遗传因素、血压水平、甲状腺功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进行统计,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高危因素。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高血压、存在遗传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且合并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关键词]非瓣膜病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3-248-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8%~80%[1]。以往研究称[2-3],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水平,遗传,生活习惯,血压等均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上主要依靠颅脑MRI及CT等检查等可诊断,而脑血管造影则为诊断金标准。治疗上针对发病早期者应积极治疗,有条件时及时行介入取栓或动静脉溶栓等血管再通治疗,注重防止脑缺血病变的扩大[4],脑组织的损伤加重,最大限度的减少脑缺血缺氧,减轻脑损害。结合患者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做到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心房纤颤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入组前签署入组同意书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2015年诊断标准,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者,排除合并其他原因所致脑血管疾病、心脏换瓣手术术后,风湿性心脏病、既往脑血管介入治疗或开放性手术干预、合并其他脑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具体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遗传情况、血压水平、甲状腺功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见表1。
1.2 方法
针对入组者性别、年龄、遗传因素、血压水平、甲状腺功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进行统计,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实施调查前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0张,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单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高血压、存在遗传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2 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高血压、存在遗传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一种多因素相关作用性疾病,以往研究证实常见的危险因素有血压增高、血糖升高、冠心病、高脂血症、遗传史以及不健康饮食及睡眠习惯等[6-7]。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感染,尤其是近期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亦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8-9]。临床上针对高危因素者,多建议给予规律的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处理,以减少卒中的发生率,并做好定期随访,针对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及房颤患者建议及早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被认为是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本研究针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高血压、存在遗传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说明被观察者如果合并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脂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者,其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显著增加,需要引起临床重视,及早进行预防,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患者,尤其需要引起临床重视,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發病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其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10],考虑可能与基因相关因素有关。高血压可使左心负荷增大[11],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左心房充盈受损[12],进一步导致心脏电重构,引发房颤[13]。并且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14],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膜上皮细胞持续受到机械性血流冲击,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15],导致其失去原有的血管内膜屏障功能,促进血栓形成[16]。同时对于高脂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患者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7]。同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处于高代谢与应激状态,心脏是甲状腺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靶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的结构与功能[18],导致心房兴奋性增高,房颤发生率增加[19],故导致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加大。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且合并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但因纳入病例数量有限,且研究时间较短,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作为评估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风险的相关危险因子,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2] Casajuana M,Giner-Soriano M,Roso-Llorach A,et al.Annual costs attributed to atrial fibrillation management: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rimary healthcare electronic records[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8,19(8):1129-1136.
[3] Fukamachi D,Hirayama A,Miyauchi K,et al.Corrigendum to "Antithrombotic therapy trends in non-valvular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Results from a survey among fellows at the Japanese College of Cardiology"[J].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72(5):444.
[4]趙靖华,姚艳,尚美生.心源性脑卒中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94-96.
[5]邹建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11-13.
[6]王伟英,桑文文,焉双梅,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复发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46-50.
[7]韩晓霞,左瑞菊,韩婷婷,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p-PLA2水平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50-53.
[8]冯雪华,王金光,丁健,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对病情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6):3726-3728.
[9]陈芝彪.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9):74-76.
[10] Vedovati MC,Giustozzi M,Verdecchia P,et al.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ed with doac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10(9269):152-157.
[11]李晶,石婧,林琴,等.年龄≥80岁高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与脑卒中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17(8):800.
[12]冯跃明,杨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不同部位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59-61.
[13]吴士青,王伟.上海金山石化地区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急性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凝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0):801-802.
[14]王航,许晓刚,黄品芳,王长连.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2):256-261.
[15]颜小均,黄斯倩,姚钦元,等.通心络胶囊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减毒作用[J].海峡药学,2016,28(11):164-165.
[16] Inaba O,Yamauchi Y,Sekigawa M,et al.Atrial fibrillationtype matters:greater infarct volume and worse neurological defects seen in acute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due to persistent or permanent rather tha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J].Europace :European Pacing,Arrhythmias,and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Journal of the Working Groups on Cardiac Pacing,Arrhythmias,and Cardiac 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8,10(20):1591-1597.
[17]潘忙忙,刘晓琰,顾智淳.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非瓣膜房颤患者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8,27(9):626-630.
[18] Inoue H,Yamashita T,Akao M,et al.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 valvularatrial fibrillation:Rationale and design of the All Nippon AF In the Elderly(ANAFIE)Registry[J].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72(4):300-306.
[19]张浩,刘俊,李晓枫,等.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心房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溶栓效果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17(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