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元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即观察组(常规疗法+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n=20)和对照组(常规疗法,n=20),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90.0%VS6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R、HR、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安全有效。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引言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因素复杂,急性期患者病情进展快,若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则可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需要及时开展对应治疗,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本研究选取40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满足本次研究条件的40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所选病患病情明确,均满足疾病相关诊疗标准[1]。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20)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5.23±3.78)岁。对照组(n=20)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5.25±3.73)岁。研究内容符合伦理要求,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标准:(1)签署治疗同意书者;(2)能够自主配合诊疗工作者;(3)符合诊断治疗标准者。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疾病者;(2)合并药物过敏者;(3)无法定监护人者。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结合病情给予常规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静脉推注及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正确连接PRO管道,根据病情设定治疗参数:①吸气:6-12cmH2O;②呼气:4-10cmH2O;③呼吸频率:16次/min;④吸氧浓度:30-50%;氧流量4-7L/min。患者氧疗过程中,做好观察和记录,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
1.3评价指标
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血气指标对比,其中临床疗效判断标准[2]:(1)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氣指标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呼吸;(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相关指标有所改善,呼吸衰竭病情可控;(3)无效:病情无改善,部分患者出现加重表现。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统计
选用SPSS 1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χ2检验证实,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与和对照组(60.0%)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P<0.05),详见表1。
2.2血气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RR、HR、PaO2、PaCO2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结果表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病情变化快,对患者影响大,若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则会进一步促进病情进展,增加治疗风险的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及处理带来一定难度。急性呼吸衰竭症状严重损害患者呼吸系统功能,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在治疗呼吸衰竭方面,效果较差[3]。一般认为,气管插管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比较容易引发多种插管并发症,在延长治疗时间的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治疗风险。为此,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通气辅助治疗,对患者意义重大。无创呼吸机充分利用正压支持系统,为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辅助通气治疗,不仅操作简便,同时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通气参数进行设定,最大程度满足患者中需要,及时纠正呼吸衰竭症状。尹晓静[4]采用双水平正气道压通气疗法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辅助治疗,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创呼吸机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及血气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组,上述研究结果证实,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符合患者生理需要,可改善肺部水肿,恢复患者正常心肌供血功能,从而增加组织供氧量,操作安全,是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永杰,王小艳,靳开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80+89.
[2]吕齐法,袁业琴.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CRP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28):90-92.
[3]曾志雄.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72-173.
[4]尹晓静.双水平正气道压通气治疗急性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05):105-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0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