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新生儿呼吸衰竭实施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4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O2(53.32±3.24)mmHg、pH(7.45±0.32)等指标高于对照组(45.38±3.08)mmHg、(7.24±0.28),而PaCO2(56.47±3.11)mmHg、FiO(1.26±1.67)%、上机时间(88.69±3.46)h、住院费用(2.53±0.44)万元、住院时间(23.25±4.25)d及并发症发生率(5.0)%等指标低于对照组(65.34±3.97)mmHg、(19.55±1.64)%、(124.34±7.83)h、(3.14±0.87)万元、(31.24±5.36)d、(20.0)%,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可以使其肺通气功能和血氧指数得到有效改善,并降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频振荡呼吸机;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新生儿呼吸衰竭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呼吸功能障碍,其通常是指静息状态下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并出现CO2潴留、缺氧等症状,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代谢紊乱综合症和其他生理功能等病症。因此,我院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采取了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这样既可以提高患儿救治的成功率,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预后。下面将会对其治疗过程及效果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4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胎龄在30-39周,平均(34.5±1.2)周,新生儿阿氏评分在5-9分,平均为(6.9±0.4)分;实验组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胎龄在31-39周,平均(34.8±1.1)周,新生儿阿氏评分在5-9分,平均为(6.7±0.5)分。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新生儿阿氏评分等临床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了常规治疗,如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了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阶段待患儿的呼吸衰竭症状出现明显改善,且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可以选择下机时间。而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治疗阶段需要将平均气道压(MAP)设置为10cmH2O,如果出现气漏现象则需要将MAP调节至7-10cmH2O,同时将吸氧浓度(FiO)设成 0.8,振幅频率设置成10-15Hz,当患儿出现低氧血症时,要适当的调高FiO值,如果出现高碳酸血症时要降低振幅频率,待患儿的呼吸衰竭症状出现明显改善,且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可以选择下机时间。
1.3临床评定标准
(1)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FiO 及 pH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2)对两组患儿的上机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3)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选择了均数±标准差给予表示,计数资料选择了百分数(%)给予表示,组间数据差异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两组患儿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PaO2、PaCO2、FiO、pH等指标对比
统计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FiO及pH等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O2、pH等指标高于对照组,而PaCO2、FiO等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兩组患儿的上机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上机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有3例(5.0%)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感染、1例气胸、1例肺损伤;而对照组患儿中有12例(20.0%)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6例感染、4例气胸、2例肺损伤;对两组患儿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处理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改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如今,部分新生儿可能会由于剖宫产、早产等因素而诱发某些器官发育不理想,如果新生儿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质时,将有可能诱发肺泡功能障碍,使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诱发呼吸衰竭。同时,宫内感染也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上一般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提供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而且极易诱发并发症。因此我院尝试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进行治疗,其是一种与肺共振接近的低通气压力、高频率及小于生理死腔低潮气量的新型机械通气方式,其可以借助高速流动气体,来提升弥散和对流,提高肺组织气体交换速度,加速肺血氧合,使患儿的低氧血症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同时,高频振荡呼吸机还能够以较低的吸入氧浓度和气道压力实现气体有效交换,避免了高浓度吸氧及肺气压损伤引发的慢性肺部疾病等后遗症。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还可以提高患儿肺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改善患儿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现象,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呼吸衰竭实施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既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费用,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长地.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6,4(12):57-58.
[2]朱栋梁.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1(2):142-143.
[3]罗吉平.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5(31):77-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