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教师对学生讲述基础的生物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综合素质,发展综合能力。基于此,笔者提出“精细课堂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应用问题教学,培养核心素养”“应用实验教学,发展核心素养”等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浅议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下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目标
“核心素养”被称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关键,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在当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应当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逐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一、精细课堂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课堂目标是课堂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堂目标的内容也指向课堂中学生将会产生的一些变化。因此,在生物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进行目标的精细设计,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容。随后,教师围绕含有生物核心素养内涵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逐步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目标:
(1)生命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作物生产当中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实际生活中重要应用;
(2)理性思维:使学生在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查询参考文献等形式,逐步探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意识到农民的辛苦,能够珍惜粮食和蔬菜。
不难看出,上述教学目标从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教师在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指导开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做出针对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安排,从而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应用问题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问题是课堂中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认知效果的检验,学生也可以利用問题的形式,向教师表达自己对生物知识认知中的反馈,从而在双向了解中,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改进,逐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开展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构建探究性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中,逐步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本节课中的教学内容“人、动物细胞中的结构与功能”,向学生提出“人的细胞结构是怎样的呢?”“人体当中细胞的功能是什么?”等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从而落实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可见,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的形式,构建课堂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析和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应用实验教学,发展核心素养
实验是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生物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途径。而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应当积极借助实验的展开,引导学生在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等内容的思考的探索中,实现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发展,从而逐步落实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
例如,在开展《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实验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述《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当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理论上认知植物生长中需要的营养物质。随后,教师引入“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中的影响”这一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流程的设计,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探索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中理论知识的认知,同时在参与“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中的影响”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实验实践操作能力,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显然,在开展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生物实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同时,逐步形成生物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生成并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同时,体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而逐步形成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闫卫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才智,2017(22):39.
[2] 胡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8):69-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