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质教育背景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就保山市实验小学围绕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意义、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的探讨展开分析。以此促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实现用课程提升学校品质、用课程促进师生发展,彰显保山民族地区文化魅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特长,培养多种人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保山市实验小学历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学生兴趣、能力提升这一宗旨,以自主个性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让每一株小草都开自己的花”这一育人理念,学校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拥有健康体魄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主题。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意义
  1.在课程目标上,继承和弘扬地方民族优秀文化
  结合校的办学特色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社会资源、家长资源等优质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隆阳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系列竞赛活动等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和民间体育,培养传承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提升学生爱家乡、宣传家乡美的意识,打造健康体魄,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人格的生成,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
  2.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民族性、传承性
  校本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取决于课程内容质量。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发的意义在于要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立足民族地区实际,要立足学生的需求实际,选取优秀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去领会、去传承、去创新。因此,校本课程内容的确立要凸显民族性和传承性,让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真正起到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提升素养的作用。
  民族性表现在每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之中,是民族地区校本课程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生活着彝、白、傣、傈僳、苗、回、德昂、佤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学校校本课程融入地方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传统手工技法和民族精神,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对地方民族历史和现状、以及特色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例如,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生活着一支勤劳的少数民族,白族,他们在劳作之余,自制服饰。在做服饰之前用纸剪出许多的图案,附在衣服上,进行刺绣。所剪出的作品来源于生活,题材广泛、构图饱满、生动多彩,充满了浓厚乡土气息。
  3.在课程实施上,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的教学方式为主
  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在“永子文化”的教学中,通过启发诱导、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不但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形成了强烈的发扬和传承意识;在剪纸和版画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學习领域,让学生“画画、剪剪、印印”,感受民族艺术之美,让传承人进课堂,手把手教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标;在民族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跳一跳、执一执、编一编、”等活动,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4.在课程评价上,树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取向
  校本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采取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既要有对课程的评价,也要有对老师、学生的评价。评价的标准趋于多元化。例如,在对课程的评价上,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校本课程既要张扬学生个性,又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对教师的评价应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应教师的方案、课题教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则以参与活动情况、课堂完成情况、课程考核情况、以及参与比赛获奖情况等进行评价。评价要做到注重个体的纵向对比,注重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民间文化、民间美术和民族体育贯穿日常实践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永子”棋院、“永子”围棋厂,听“永子文化” 李德章第十二代传人李国伟讲述“永子”的来历、特色、制作工艺与价值等;组织学生走访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人居住地,感受彝族剪纸传承人张翠秀、白族剪纸传承人钱秀英所处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让学生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感受民间艺术所蕴涵的教育价值。
  2.走进课堂,将校本课程融于日常教学活动
  学校为使校本课程起到育人的目的,能最大化地让每一位学生都知晓当地优秀民族文化,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情感得以升华的同时,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开设了“永子文化”校本课程、“剪纸与木刻”校本课程和“竹竿舞”校本课程,力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依托活动和赛事,共促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
  为使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最大化的呈现,学校除了让校本课程进课堂,还大力组织社团活动,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分别开设三个校级社团:围棋社团、剪纸和木刻社团和竹竿舞社团,每周三都由专业教师组织活动,以此来弥补课堂教学所未能达到的成效,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搭建平台,给学生展示技艺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信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定期组织围棋比赛、剪纸与木刻大赛、竹竿舞集体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级各类赛事,充分给予师生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其与学校共同成长,凸显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