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自由学习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社会初建的今天,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之下,人的需求不断被关注。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社会问题频发带给众多教育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孩子应该做一只沉默的杯子,有限且无声地接受壶的倾倒?还是应在充满关爱、客观公正、激励上进的环境中培养自主精神,锻炼自我表达,自由地学习。
  关键词:学校教育 需求 促进 自由学习
  一、初衷与现状的逐渐背离
  1.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的初衷
  学校教育通常被认为“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由非专门教育机构逐渐演变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叶澜教授也认为:“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2)受教育的初衷
  或许你曾因这一幕而触动:小朋友总是背着书包兴冲冲奔往学校,总会对哥哥姐姐脖子上鲜艳的红领巾充满羡慕,也总要在课堂上高举双手抢答问题……又或许您也为此感喟无奈:愈渐沉重的书包越来越少被主动翻阅,愈渐沉默的课堂也慢慢寻不到双眼的闪耀,愈渐增长的年龄更少有智慧的沉淀。著名作家张晓风犀利反问:“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迟到、拖拉作业、纪律甚至逃学、心理健康等社会问题被如此简单的话语揭开面纱,让众多教育者无法回避:孩子们,在传统学校教育中到底失去了什么?
  2.困难与机遇
  如今,互联网正以无法预见的速度颠覆着我们的生活,教育从业者面对着未来社会的基础、中流砥柱甚至是领导者,传统以“教”为主的倾倒性课堂,会不断被淘汰。
  二、自由氛围——人的本质需求
  1.从人本到生本
  (1)人本主义的呐喊
  50年代从基础教育矛盾激化的美国兴起,从心理治疗走向教育思考,杰出的心理学家们从来访者中看到了: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对爱的渴望,对束缚天性的反抗。美国当代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每一个高层次需求的实现都基于低一层次的满足。学校教育目标毫无疑问指向了人的最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那我们不妨自省:低层次的要求,“安全感、尊重、爱”学校都能给予学生吗?班级氛围是充满人文关怀还是强制严肃?课堂是尊重个性还是统一模式?评价的标准是单一不变还是关注到孩子的成长轨迹?
  (2)生本教育——学生与生命
  郭思乐教授提到人的起点非零,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依靠學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一项有效的教育思考。故而学校教育应该借助学生创造力的本能、保持其天生的好奇心,给予自由的环境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正如郭教授所提: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目的和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三、自由学习——有效教学的呼吁
  1.成绩与幸福感——本是同根生
  (1)何为自由学习?
  自由学习并不是不负责任地放任孩子,也不仅是倡导自主学习这种现代学习方式,而是着眼“人”的培养:鼓励好奇心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重视个体的自由与责任;给予支持和建设性的批评,而不是划分等级;重视创造性过程而不是结果;选择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而不是教师设定的目标;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
  (2)改变观光者的良药
  现行的基础教育约有两个衡量指标:成绩与幸福感。可考试制度带给教师无法卸去的高压,“自由学习”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一个个的教学案例似乎启发着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Y君,因父母忙于生意,对其疏于照顾而养成了“性本爱丘山,奈何只有作业山”的散漫性格。每天早早来到学校,飞快补好作业,剩余时间满教室找同学消磨时光。思维敏捷,却从不举手发言;运动细胞卓越,却见缝插针地偷懒;甚至画得一手好画,却从不为班级贡献力量。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之言充耳不闻,老师关注视而不见。但当你放下所有的要求走近他,你会发现:他的双眼会被机智幽默的提问点亮,他会悄然说出某个问题的答案,他从不忤逆老师的惩罚,他仍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
  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生涯中同行的伙伴,前行的促进者,我也深刻反思并在班级与教学管理中大胆尝试:
  ①弱化规则,化爱无声。首条班规就围绕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提出要求。
  ②在规则制定中倾听自由言论。班会课用来起草班级问题,并由全班讨论解决。课堂中制定纪律“公约”,举手表决,制定共同守则。
  ③丰富学习资源。传统教师的角色本质如“杯与壶”:只会钻研所谓重要的知识,将其从“水壶”中稳稳地倒在“杯子”里。我的改变以暑假实践活动为例,科技馆、日常生活体验、科学观察;从科学视频中表达你的理解和感受。
  理所当然,孩子们应自由地从自然万物、历史文化、生活百态中汲取知识,而老师只需且必须做好负责任的促进者!
  2.教学相长的助益
  (1)教师的幸福感
  一个将自己置身于成绩和要求被服从的教师,幸福感从何而来?失去幸福感的老师,教学激情又该如何激发?先秦老子就描述过智慧“管理者”的样子:“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成功的君主,百姓即便不知道他的存在,都能安居乐业,做“自然和本来”的样子。“无为”是极高的境界不亦是自由的表现?
  (2)教师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不可估量的潜能,所以单个教师无论是精力还是知识储备都无法再继续传统的“教”。反而,一个充满爱、民主意识以及丰富学习资源的班级和课堂,常规问题会大大减少,教师将赢得更多发展的时间空间,这就是良性循环。并且,“在一种互相理解的课堂氛围中,每个学生都会感到自己被其他人喜欢,对自己和学校就会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互相理解,亦能互相成就,何乐而不为?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便是自由选择、不断积累的成就。学习亦然。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发生的今天,当我们注视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的时候,有意义的变革:为孩子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似乎就不那么令人生畏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