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过程”“多元”两手抓,创新考核质量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在中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分析了现行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以培养中职技能型人才为驱动力,构建了新的“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并以《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课程为例,具体运用学习情境任务的过程性考核和主体、内容、形式的多元化考核这一新的考核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
  一、考核模式改革背景
  近年来,中职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改革。然而,在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考核模式仍采用传统的“一纸论高低”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手段局限于书面测评,评价主体以教师为唯一,评价目的一味强调结果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一系列因素得不到到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反映和评价,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阻碍了教学改革进程,因此,对传统的考核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考核模式分为平时考查,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三个阶段,三阶段的比重分别为20%、20%和60%,学生三个阶段的总评成绩为最终成绩。在这样一个考核体制下,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平时考查主要通过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衡量,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主要通过选择题、判断题、主观题、综合题等书面题型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这种考核模式简单直观,但是综合分析,这种考核模式具诸多弊端。
  第一,使考核模式陷入了“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模式考核。即考试形式多为卷面式的对课本的知识性考核,缺乏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标准缺乏准确性。
  第二,使考核模式陷入了“被动单调”式的评价模式考核。即学生被动地接受单一的期中期末考试方式,等待被评价。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进行检测。
  第三,使考核模式陷入了“一锤定音”式的结果模式考核。即缺乏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只把学生看成一个单独的个体来评价,忽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构建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驱动力的“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新的考核模式必须克服以上分析的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改变“终结性”评价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改变“单一性”评价主体,突出“多元化”主体。除此之外,考核模式必须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要求中職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职业技能,所以改革后的考核模式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思维品质。
  1.“过程性”考核
  “工作过程”是指为了获得工作成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一系列特定工作任务的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工作系统。从“过程性”的概念上看,为了最终的工作成果的有效性,必须对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监控,这一监控过程贯穿于整个工作任务的始终。因此,基于“过程性”的考核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工作过程,针对这一工作过程,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设置若干工作任务,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学情境。学生在该学习情境中,围绕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开展实践活动。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动态地监测学生的完成情况,从岗位理论知识、岗位技能知识、岗位素质这三个模块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基于“过程性”的考核不单单只是一个考核过程,它将教、学、做、评四大环节相结合,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和沟通,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避免了学生重视期末考试最终成绩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典型的工作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课程知识和企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使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多元化”考核
  “多元化”是指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方法。传统的考核模式下,考核主体是教师,考核内容以卷面理论考试为主,考核形式以必考题为主。“多元化”考核模式对传统模式中的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三大模块进行改进和丰富。对于考核主体,由于在学习情境中,学生分小组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和监控,这一过程的参与人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自己和组员,因此,考核评价主体应扩充为教师、组员和自己三个角色;对考核内容,由于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要完成工作任务,不仅要理论知识做指导,还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因此,考核内容可丰富为考勤考核、卷面考试、任务情境考查、PPT演示、成果展示等;对于考核形式,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同一个任务情境,每个学生有自己擅长和不太擅长的部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考核形式可分为必考题和任选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能客观的分析自己和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缺陷。
  基于“多元化”的考核不是一个单一的考核系统,它涉及理论、操作、技能、素质等多个层次,不仅通过定量考核,也结合定性分析,使学生完善自我认识,养成了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习惯,能力得到多维度的发展,促进了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利于为企业输送合格合适的人才。
  具体的“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系统见图1。
  四、“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在《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1.“过程性”应用——设计《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课程学习情境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连锁企业会计实务》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对传统商业核算业务的扩充,更突出连锁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特点,着力解决连锁企业内部及与相关企业间,因业务密切相连而产生的各种会计核算问题。该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会计处理的各种基本方法和基本业务流程,即对会计基本知识的认知,而且还要学会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该课程源于实践,对连锁企业的会计实践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授该课程的过程中,应以知识系统为导向,坚持“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实践一体化,以达到职业教育的宗旨。   连锁企业经营业态虽然涵盖面广,但对这些业态的工作领域进行分析,一般可细分为总部、配送中心和门店三个区域,对这三个区域的工作过程和岗位进行分析,将《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后,围绕总部采购——配送中心配送——门店销售这一典型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了七大学习情境: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结算——连锁企业商品配送——连锁企业门店商品调拨与内部调价——连锁企业门店销售——连锁企业财务成果——连锁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现以连锁企业的起点业务连锁企业商品采购为例,设置学习情境任务表,见表1。其他六大学习情境可按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布置。
  表1 连锁企业商品采购学习情境任务表
  2.“多元化”应用——拟定《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的拟定应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元化和考核形式多元化,“多元化”是对考核“过程性”的多元化,两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应相互渗透。“多元化”在《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这门课程的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以上设计的七大学习情境来实施,对每次的情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学生的“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成绩。
  具体实施流程为:①抽签分组。通过抽签将班级人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给予不同的案例数据;②任务分工。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和擅长内容选择不同的任务来完成;③任务实施。小组成员根据自选任务开展实践活动;④组长监控。组长做好监控和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成员分工、出勤率,完成进度、工作态度等;⑤教师指导。在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针对碰到的问题可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指导;⑥成果展示。任务完成以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方式自选。为了避免蹭“大锅饭”的现象,使每位学生参与到任务完成过程中来,可以规定每次任务的成果展示分别由不同的成员来进行;⑦任务评价。成果展示完成以后,每位学生的考核方案表会分别由自己、小组成员及教师进行评分,评分权重个人自我评价占30%,小组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40%,最终得出学生此次学习情境的总评成绩。
  五、结语
  中职课程的考核模式必须突出对学生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全面考核,因此“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考核的对象只有学生这一主体,但要科学合理的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學生的学习效果,保证该考核模式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调。作为学校主体要大力支持,综合把关,作为教师主体要高度负责,乐于付出,作为学生主体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否则将会影响考核效果,使“过程性——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成为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李新.“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在门店开发与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1(20).
  [2]陈桂萍.“全程式 多元化”考核模式在高职专业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为例[J].科技视界,201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