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材,写出乐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一种随文写作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基础上,通过仿照、扩展、改写等方式来进行写作。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将读到的素材灵活用到写作当中,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写作是一件让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疼的事,传统的语文教材没有给予学生简单的引导思维,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除了后面都有小片段练习,让学生可以打开思维,根据引导进行写作外,本身的语文课文都是有趣、有意思的适合学生阅读写作的素材。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当下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一写作文就没思路,不知道怎么行文造句,写作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平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课本,教师要积极利用课本这一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大多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为主,而忽略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平时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基本都是为写作而写作,因为积累不够、练习不足、思维禁锢,写出来大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要注重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以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喜欢桂花,采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桂花。教师带领学生领略桂花与别的花不一样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加上作者对桂花的文字描写去感受桂花的香,再去细细品味作者摇桂花的乐趣,然后让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或者是写自己喜欢的植物、家乡的特产。学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在班级上朗读,把他们对某样东西的喜爱之情跟大家分享,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而苏教版的语文课文题材、体裁、风格丰富,既具丰富的内涵,又充满童趣,彰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时代的特点,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上的仿写练习。因此,教师要认识到阅读课文的重要性,注重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巧妙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困难。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刻剖析,让学生仿照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鲜明的行文结构等进行写作,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采用记叙方式描述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这件小事,刻画出一个为孩子默默付出的平凡母亲形象,语言朴实,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在讲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平时生活中父母是怎么对自己的,本着细节处最能打动人的原则,让学生注意写作中对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的母亲》,通过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结合自己跟母亲相处中发生的事情,想一想母亲是怎么表达对自己的关爱的,自己又要如何回报母亲,让学生学会将课文中的素材经过自己的再加工逐渐内化。
  三、加强日常写作训练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写作训练,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他们写一句话的训练;稍微高年级的,教师可以加强他们写一段话的能力;再高一点年级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整篇作文的随堂练习。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找出典型的适合学生模仿、扩写的文章体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写作任务。比如学生景物描写类的文章写得不够理想,教师可以挑出课文中描写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沟》《北大荒的秋天》等,引导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写作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加强写作训练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阅读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切入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充。比如学《山谷中的谜底》时,文中说道“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平时积累的素材,围绕这句话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自拟,体裁也没有限制,有感而发,谈谈自己由这句话产生的思考或者是读整篇文章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比如有的学生就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有的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比如卧薪尝胆这些典故。学生在写作中会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不应该将阅读和写作两者孤立开。教学中,教师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技巧、写作技巧,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文思泉涌,融入自己的感情和见解,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备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8年度开放课题“小学语文范本教学研究”(项目编号:MSX18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