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语文课堂上仅仅是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课堂的喜爱程度,所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对于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感到乏味,自然而然就会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趣味性;分析思考
  趣味是学生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给予重视。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往往忽视趣味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收获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未来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程度。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趣味横生,引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完成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
  一、通过情景模拟构建趣味课堂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认真了解教材,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结合文章里面的内容构建一个情景。在上课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学生带入这个场景,让学生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跟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起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开始之前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江水、竹排、倒影等这样的景物,这样学生就能够对于这样的场景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体会到作者是如何将这种优美的如画卷一般的场景用简短有力的文字表现出来的。这样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进行趣味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壮美,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兴趣,有心的同学就会自己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和赏析相关文章,这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一举多得。
  二、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的时候,灵感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经过艺术的渲染和加工,凝练成优美的文章展示給大家。语文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在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系,发现原来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记录这些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些日常小事联系的探索中完成趣味课堂的构建,让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语文。
  例如,在学习《爷爷与小树》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将小树、爷爷这两个人物与现实生活对应,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小树?平时有没有注意观察小树什么时候会穿衣服?什么时候会撑开伞?学生会回答:夏天的时候撑开伞,冬天的时候穿上衣服。而且有的小树冬天是不穿衣服的,有的小树到了冬天也有绿色的小伞,其他地方的小树都光秃秃的了,可不穿衣服的小树还是绿油油的,在没有其他颜色点缀的冬日里有一抹别样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可以接着问道:那咱们班的同学中,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的小树可以在冬天不穿衣服,而且还能够撑起绿色的小伞吗?引导学生进行回答。要注意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鼓励,不要打击任何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课堂回答效果不好,教师可以换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头,告诉大家答案没有对错,孩子们尽情回答就好。比如,教师可以把开始的问题换成:小树为什么要在夏天撑起绿伞呀?孩子们可能会回答,因为热!这时候教师再问:那老爷爷为什么要在冬天给小树穿上衣服啊?孩子们会说因为冷。教师这时候就可以跟孩子们分享一个道理:小树和爷爷是互帮互助的,小树给爷爷提供阴凉,爷爷帮助小树度过冬天。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要互帮互助,相互帮忙,在生活中,大家不光要做到互帮互助,而且要能够主动帮助别人。这样就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懂得一些很简单的小道理。
  三、积极用步骤推导法构建趣味课堂
  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但是现在的传统课堂往往让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无法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这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步骤推导法,将文章内容细化,一点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与分析。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不至于走神,觉得无聊乏味等问题。
  例如,在进行《窃读记》这篇文章的教学的时候,先从这个“我”下手:作者为什么在下雨的天气还要跑到书店去“窃读”?作者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书店老板的质问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展现出这种窘态的?作者从一开始理直气壮地与老板争执,“看看都不行么!”到最后离开,作者的思想变化情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当推导出作者描写的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学生应该已经对于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有了大体的了解,然后再跟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动作描写,运用了什么样的独白,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这种描写方式的魅力。讲解完这些语言表现手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是什么让作者对于读书这么执着?这种对于读书的热爱对于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再反问学生对读书的热爱有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以后想不想像作者一样有这么厉害的文章描写功力?这样一步一步拆解,一步一步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去学习语文,让学习的过程充满趣味,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构建趣味课堂,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提供动力。随着如今新课程的推行,教师应当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改革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陈贵娥.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7(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