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剖析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析几何解题应注重概念探究过程、突出数学思想的引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着力培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关键词】平面解析几何  数学教学  数学素养  学生思维
  【基金项目】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Q[2017]GHB149)。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49-02
  一、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导向
  自新课程改革启航,我国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为过程、方法往往与经历、体验、探索这些词有关,往往令一线教师不好把握。我们逐渐摒弃过去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重视结果、书本的理解,“满堂灌”、“照本宣科”说明这种教育缺少智慧。未来的教育应该充满智慧,史宁中教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要将书本和实践、理解和感悟结合起来,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
  “四基”要求学生会想问题,概念是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悟出来的,是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得到启发而获得的。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的“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目标,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让教师重视“结果+过程”的教育,探索以生为本的数学教育。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我们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应重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二、解析几何的地位与特点
  史宁中教授提出:“任何学科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直觉作为终极培养目标。”直觉是学数学的基础,我们要把学生的直觉建立起来,把代数和几何有机地结合起来。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通过平面解析几何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认识直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运用代数方法进一步认识圆锥曲线的性质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运用平面解析几何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感悟平面解析几何中蕴含的数学思想,重点提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素养。
  三、蕴藏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数学素养
  (一)从直观形象到数学抽象的升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院张瑜教授提到:“直观想象是实现数学抽象的思维基础,是人在思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方法和思考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阶段,也把直观想象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要素提出。
  例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创设数学情境探究橢圆的定义,学生实验操作:第一步,取绳。第二步,两端固定。第三步,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请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细绳两端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运动的?(2)绳子的长度变了没有?说明了什么?(3)绳子长度与两定点距离大小有怎样的关系?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结合实验及上面的问题,让学生给椭圆下一个定义。
  又如:《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中: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什么?通过“几何画板”直观生动地展示点 M 轨迹为抛物线,从而引出抛物线的定义。
  (二)利用向量解题,感悟数学建模
  向量与解析几何都是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统一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是数形结合与转换的桥梁和纽带。
  在采取向量坐标法来进行解题时通常要设很多点来提高解题效率,然而在解题时无需逐一求解出该类点的坐标,而是能够采取整体法来消去这些量。
  四、结束语
  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激活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同时通过对题目进行变式与拓展,挖掘问题的本质,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对求解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自信心和能力,提升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史宁中,林玉慈,陶剑等.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教法,2017(4):8-14.
  作者简介:
  曾霞(1981.04-),女,汉族,甘肃民勤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268.htm